郑伯熊·宋
胡床倚春风,
池亭自花柳。
郑伯熊·宋
树蕙余百亩,
世兰当路岐。
清风一披拂,
香气无不之。
纫为楚累佩,
辱我幽靓姿。
小草生润底,
雨露无恩私。
不入儿女玩,
岁晚得自持。
所以古君子,
清德畏人知。
郑伯熊·宋
周道直如矢,
亡羊古无有。
利欲蚀本心,
眼花大如斗。
适燕南其辕,
之越乃北走。
四海阮嗣宗,
臧否不挂口。
一恸激流俗,
新荑发枯朽。
斯人向千载,
此意谁复剖。
问津非名楼,
端以觉蒙蔀。
郑伯熊·宋
诗到南昌老更奇,
固知流派自江西。
滕王阁下秋涛壮,
孺子堂前春鸟啼。
我似痴蝇思骥尾,
君如野鹤趁鸡栖。
十年翰墨元犹白,
不识微言为指迷。
郑伯熊·宋
飞甍郁峥嵘,
万井交错综。
俯仰各有则,
静以御群动。
平时心匠微,
斤斧袖不用。
少施见其余,
规画已惊众。
姬公昔营洛,
道德作梁栋。
东家有余材,
凤衰无复梦。
帝方议明堂,
行矣与君共。
郑伯熊·宋
飘风不崇朝,
骤雨不终日。
清寒入絺綌,
御袷有余郁。
天时不能调,
人事那可必。
清灯耿孤窗,
万籁助飗飘。
忧愁从中来,
起坐发屡栉。
丈夫属有念,
功名乃余物。
突兀万间屋,
此意何时毕。
长吟答寒螀,
四壁转萧瑟。
郑伯熊·宋
春归村坞绿阴迷,
又向山腰转马蹄。
收尽雪芳犹采撷,
割残云穗再扶犁。
乡谣到处无音律,
野饭黄昏只笋虀。
惟有客愁消不得,
隔溪篁竹子规啼。
郑伯熊·宋
苍髯白甲老烟云,
万大丛中独挺身。
一柱擎天须此物,
执柯它日属何人。
郑伯熊·宋
笋舆时得并溪行,
溪水秋来似鉴清。
仰春云山劳眼力,
临流照眼却分明。
郑伯熊·宋
我歌白云篇,
送君水云浦。
歌罢水云寒,
伫立听鸣舻。
江湖昔在手,
短蓑钓烟雨。
轩裳误羁馽,
滥趋群玉府。
朱墨浪自妍,
笔削竟何补。
高鸿堕秋枕,
归梦纷莫数。
着鞭输子先,
寤歌独怀古。
中年况作别,
心事复谁吐。
故人分龙符,
江色映修组。
话旧定何时,
新知日旁午。
唐代边塞诗人王昌龄的“但使龙城飞将在”中的“飞将”指的是:汉朝名将李广。
《出塞》是王昌龄早年赴西域时所作,《出塞》是乐府旧题。王昌龄所处的时代,正值盛唐,这一时期,唐在对外战争中屡屡取胜,全民族的自信心极强,边塞诗人的作品中,多能体现一种慷慨激昂的向上精神,和克敌制胜的强烈自信。 同时,频繁的边塞战争,也使人民不堪重负,渴望和平,《出塞》正是反映了人民的这种和平愿望。
近日,电影《长安三万里》火了,影片呈现了李白、高适、杜甫等数十位“顶流”诗人群像。当熟悉的唐诗在耳畔响起,很多观众直呼“血脉觉醒”,电影共涉及48首诗词,你会背几首?快来(预)习。
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为夏天写下了动人诗篇,20首夏日古诗词,让你清凉一夏。01《齐安郡后池绝句》唐·杜牧菱透浮萍绿锦池,夏莺千啭弄蔷薇。尽日无人看微雨,鸳鸯相对浴红衣。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浓重的爱国情怀,八一建军节读古诗,带你感受古人笔下浓厚的爱国情节。1、《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第13个节气,秋季的第一个节气,于每年公历8月7-9日交节。此时,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西南,太阳到达黄经135°。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四时“气”的变化,立秋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的节点。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古来歌咏爱情之忠贞的诗词不计其数,在爱情里,人情感的丰盈曼妙,谨小慎微,惆怅难解与哀怨凄美均在诗人的笔下生辉。10首绝美的爱情古诗词,与你一起感受情之幽微,爱之可贵。
荷,别名:芙蓉,莲,菡萏,芙蕖,自古以来就是君子和气节高雅的代表。古人今人都宠爱荷。10首古诗词,带你感受文字里的荷香幽韵。1、《小池》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当我们读到杜牧这优美的诗句,自然就想起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动人传说。“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处暑节气通常落在农历七月的中下旬,以节气来分,每月下旬的节气,称为中气。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四个节气。处暑,即为“出暑”,是炎热离开的意思。处暑时节,气温逐渐下降,暑气渐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