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煦·明
自古寺人职,
司阍供洒扫。
秦汉始挠政,
国本亦枯槁。
唐初任犹轻,
高贵在天宝。
沦胥宣懿间,
神器由颠倒。
门生诋天子,
尊重压元老。
社稷遂已墟,
群阉那自保。
全忠不堪忿,
歼殒何草草。
嗟哉太宗业,
家奴坏王道。
后世宜鉴之,
虑患防须早。
朱高煦·明
东风拆群植,
淡荡吹芳辰。
鸟鸣声已和,
得气先于人。
况我圣明父,
奉天弘至仁。
遂令六合里,
万物皆生春。
朝回坐斋阁,
怡然乐吾真。
诗章学古雅,
琴调多清新。
缅怀古哲王,
宝贤安国民。
予才虽未逮,
有志当期伸。
朱高煦·明
武皇藉文景,
民殷仓粟陈。
不守清净化,
开边政多门。
四方屡游幸,
万里行三军。
有子不自保,
哀哉真少恩。
外虚仁义名,
奈兹多欲身。
神仙在何处,
茂陵今几春。
朱高煦·明
三五肇人极,
圣道何巍巍。
夏殷逮成周,
文风渐弘开。
吕政绝天纪,
残苛恣雄猜。
万姓坐涂炭,
六籍成寒灰。
自谓世无敌,
沙丘忽崩摧。
阿房乐未央,
长城空怨堆。
人文至今存,
狂秦安在哉?
千古骊山下,
秽德衔余哀。
朱高煦·明
磊落元始祖,
英名出天然。
继统一海内,
彬彬任才贤。
偃武重斯文,
生民皆息肩。
从容颇中道,
暗合如有传。
胡俗思改易,
华风未能全。
文统与桑哥,
相继专威权。
兹诚损盛德,
诛殛断弗怜。
贻谋计亦疏,
国运无百年。
朱高煦·明
道君莅天位,
聪明迈前人。
绍述溺新法,
弃彼艺祖仁。
昏荒事花石,
艮岳排秋旻。
师相宠京贯,
狂妄开燕云。
藩篱既已撤,
狼虎俄成群。
吞噬至骨肉,
和议尚纷纭。
父子徙沙漠,
中原陷胡尘。
至今窃愤录,
一览犹伤神。
朱高煦·明
顺帝饶巧思,
良工弗能及。
奇后亵坤仪,
储子骄相袭。
奸回屡登崇,
弊政滋郡邑。
群雄遂蜂起,
志士如龙螫。
脱脱力未展,
扩廓兵方集。
信谗忌成功,
九庙斯嶪岌。
不有昏政乖,
那归皇祖急。
历数在圣明,
万代洪基立。
朱高煦·明
疏泬带小雪,
皎皎当前楹。
暗香袭罗幕,
诗怀浩然清。
呵手写新句,
异彼尘俗情。
追咏古帝王,
得失相与评。
污青究心迹,
丹铅分重轻。
知我及罪我,
愧彼春秋名。
寒月照绮窗,
冏冏为我明。
整襟重自警,
凛冽如怀冰。
朱高煦·明
我怀蓬岛之仙人,
骖驾朱凤骑紫麟。
瑶池清宴接谈笑,
误落尘寰经几春。
青童昨夜传书至,
中有琅函洞章字。
洞口桃花似旧时,
门外孤松发新翠。
椷书欲报碧云远,
薜叶女萝若在眼。
方平倘会蔡经家,
为报扶桑水清浅。
朱高煦·明
蓬莱宫阙涵清秋,
羽客临风闲倚楼。
海天一碧湛杯水,
尘埃九野分中州。
云里仙归鸣佩玉,
紫凤琪园自栖宿。
遥瞻西极半林青,
知是瑶池桃未熟。
唐代边塞诗人王昌龄的“但使龙城飞将在”中的“飞将”指的是:汉朝名将李广。
《出塞》是王昌龄早年赴西域时所作,《出塞》是乐府旧题。王昌龄所处的时代,正值盛唐,这一时期,唐在对外战争中屡屡取胜,全民族的自信心极强,边塞诗人的作品中,多能体现一种慷慨激昂的向上精神,和克敌制胜的强烈自信。 同时,频繁的边塞战争,也使人民不堪重负,渴望和平,《出塞》正是反映了人民的这种和平愿望。
近日,电影《长安三万里》火了,影片呈现了李白、高适、杜甫等数十位“顶流”诗人群像。当熟悉的唐诗在耳畔响起,很多观众直呼“血脉觉醒”,电影共涉及48首诗词,你会背几首?快来(预)习。
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为夏天写下了动人诗篇,20首夏日古诗词,让你清凉一夏。01《齐安郡后池绝句》唐·杜牧菱透浮萍绿锦池,夏莺千啭弄蔷薇。尽日无人看微雨,鸳鸯相对浴红衣。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浓重的爱国情怀,八一建军节读古诗,带你感受古人笔下浓厚的爱国情节。1、《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第13个节气,秋季的第一个节气,于每年公历8月7-9日交节。此时,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西南,太阳到达黄经135°。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四时“气”的变化,立秋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的节点。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古来歌咏爱情之忠贞的诗词不计其数,在爱情里,人情感的丰盈曼妙,谨小慎微,惆怅难解与哀怨凄美均在诗人的笔下生辉。10首绝美的爱情古诗词,与你一起感受情之幽微,爱之可贵。
荷,别名:芙蓉,莲,菡萏,芙蕖,自古以来就是君子和气节高雅的代表。古人今人都宠爱荷。10首古诗词,带你感受文字里的荷香幽韵。1、《小池》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当我们读到杜牧这优美的诗句,自然就想起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动人传说。“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处暑节气通常落在农历七月的中下旬,以节气来分,每月下旬的节气,称为中气。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四个节气。处暑,即为“出暑”,是炎热离开的意思。处暑时节,气温逐渐下降,暑气渐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