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颖士·唐
呦呦食苹鹿,
常饮清泠川。
但悦丰草美,
宁知牢馔鲜。
主人有幽意,
将以充林泉。
罗网幸免伤,
蒙君复羁牵。
高堂列众宾,
广座鸣清弦。
俯仰转惊惕,
裴回独忧煎。
缅怀云岩路,
欲往无由缘。
物各有所好,
违之伤自然。
神龟在南国,
缅邈湘川阴。
游止莲叶上,
岁时嘉树林。
毒虫且不近,
斤斧何由寻。
错落负奇文,
荧煌耀丹金。
江山万里馀,
淮海阻且深。
独保贞素质,
不为寒暑侵。
一逢盛明代,
应见通灵心。
晋代有儒臣,
当年富词藻。
立言寄青史,
将以赞王道。
辽落缅岁时,
辛勤历江岛。
且言风波倦,
探涉岂为宝。
不遇庾征西,
云谁展怀抱。
士贫乏知己,
安得成所好。
彭阳昔游说,
愿谒南郢都。
王果尚未达,
况从夷节谟。
岂知晋叔向,
无罪婴囚拘。
临难俟解纷,
独知祁大夫。
举雠且不弃,
何必论亲疏。
夫子觉者也,
其能遗我乎。
关西一公子,
年貌独青春。
被褐来上京,
翳然声未振。
中郎何为者,
倒屣惊座宾。
词赋岂不佳,
盛名亦相因。
为君奏此曲,
此曲多苦辛。
千载不可诬,
孰言今无人。
萧颖士·唐
江有归舟,
亦乱其流。
之子言旋,
嘉名孔修。
扬于王庭,
允焯其休。
舟既归止,
人亦荣止。
兄矣弟矣,
孝斯践矣。
称觞燕喜,
于岵于屺。
彼游惟帆,
匪风不扬。
有彬伊父,
匪学不彰。
予其怀而,
勉尔无忘。
萧颖士·唐
山县绕古堞,
悠悠快登望。
雨馀秋天高,
目尽无隐状。
绵连滍川回,
杳渺鸦路深。
彭泽兴不浅,
临风动归心。
赖兹琴堂暇,
傲睨倾菊酒。
人和岁已登,
从政复何有。
远山十里碧,
一道衔长云。
青霞半落日,
混合疑晴曛。
渐闻惊栖羽,
坐叹清夜月。
中欢怆有违,
行子念明发。
仅能泯宠辱,
未免伤别离。
江湖不可忘,
风雨劳相思。
明时当盛才,
短伎安所设。
何日谢百里,
从君汉之澨。
萧颖士·唐
隆古日以远,
举世丧其淳。
慷慨怀黄虞,
化理何由臻。
步出城西门,
裴回见河滨。
当其侧陋时,
河水清且潾。
沧桑一以变,
莽然翳荆榛。
至化无苦窳,
宇宙将陶甄。
太息感悲泉,
人往迹未湮。
瑟瑟寒原暮,
冷风吹衣巾。
顾我譾劣质,
希圣杳无因。
且尽登临意,
斗酒欢相亲。
萧颖士·唐
出硖寄趣少,
晚行偏忆君。
依然向来处,
官路溪边云。
兹路岂不剧,
能无俗累纷。
槐阴永未合,
泉声细犹闻。
弥叹春罢酒,
牵卑从此分。
登高望城入,
斜影半风薰。
萧颖士·唐
献书嗟弃置,
疲拙归田园。
且事计然策,
将符公冶言。
桑榆清暮景,
鸡犬应遥村。
蚕罢里闾晏,
麦秋田野喧。
涧声连枕簟,
峰势入阶轩。
未奏东山妓,
先倾北海尊。
陇瓜香早熟,
庭果落初繁。
更惬野人意,
农谈朝竟昏。
第一百五十五卷
萧颖士·唐
扁舟东路远,
晓月下江濆。
潋滟信潮上,
苍茫孤屿分。
林声寒动叶,
水气曙连云。
暾日浪中出,
榜歌天际闻。
伯鸾常去国,
安道惜离群。
延首剡溪近,
咏言怀数君。
萧颖士·唐
俱飞仍失路,
彩服迩清波。
地积东南美,
朝遗甲乙科。
客愁千里别,
春色五湖多。
明日旧山去,
其如相望何。
萧颖士·唐
采采者菊,
芬其荣斯。
紫英黄萼,
照灼丹墀。
恺悌君子,
佩服攸宜。
王国是维,
大君是毗。
贻尔子孙,
百禄萃之。
采采者菊,
于邑之城。
旧根新茎,
布叶垂英。
彼美淑人,
应家之祯。
有弦既鸣,
我政则平。
宜尔栋崇,
必复其庆。
采采者菊,
于邦之府。
阴槐翳柳,
迩楹近宇。
彼劳者子,
喧卑是处。
慨其莫知,
蕴结谁语。
企彼高人,
色斯遐举。
采采者菊,
于宾之馆。
既低其枝,
又弱其干。
有斐君子,
是焉披玩。
良辰旨酒,
宴饮无算。
怆其仳别,
终然永叹。
岁方晏矣,
霜露残促。
谁其荣斯,
有英者菊。
岂微春华,
懿此贞色。
人之侮我,
混于薪棘。
诗人有言,
好是正直。
萧颖士·唐
二纪尚雌伏,
徒然忝先进。
英英尔众贤,
名实郁双振。
残春惜将别,
清洛行不近。
相与爱后时,
无令孤逸韵。
萧颖士·唐
有竹斯竿,
于阁之前。
君子秉心,
惟其贞坚兮。
有竿斯竹,
于阁之侧。
君子秉操,
惟其正直兮。
彼蔚者竹,
萧其森矣。
有开者閤,
宛其深矣。
回檐幽砌,
如翼如齿。
冬之宵,
霰雪斯瀌.我有金炉,
熹其以歊.
夏之日,
炎景斯郁。
我有珍簟,
凄其以栗。
彼纷者务,
体其豫矣。
有旨者酒,
欢其且矣。
友僚萃止,
跗萼载韡.
彼美公之姓兮,
那欤应积庆兮,
期子惟去之柄兮。
萧颖士·唐
江有枫,
其叶蒙蒙。
我友自东,
于以游从。
山有槭,
其叶漠漠。
我友徂北,
于以休息。
想彼槭矣,
亦类其枫。
矧伊怀人,
而忘其东。
东可游矣,
会之丘矣。
于山于水,
于庙于寺,
于亭于里,
君子游焉。
于以宴喜,
其乐亹亹。
粤东可居,
彼吴之墟。
有田有庭,
有朋有书,
有莼有鱼,
君子居焉。
惟以宴醑,
其乐徐徐。
我朋在矣,
彼陆之子。
如松如杞,
淑问不已。
我友于征,
彼郑之子。
如琇如英,
德音孔明。
我思震泽,
菱芡幕幕。
寤寐如觌,
我思剡溪。
杉筱萋萋,
寤寐无迷。
有鸟有鸟,
粤鸥与鹭。
浮湍戏渚,
皓然洁素,
忘其猜妒。
彼何人斯,
曾足伤惧。
此惧惟何,
惧寘于罗。
彼骄者子,
谗言孔多。
我闻先师,
体命委和。
公伯之愬,
则如予何。
怅然山河,
惟以啸歌,
其忧也哉。
唐代边塞诗人王昌龄的“但使龙城飞将在”中的“飞将”指的是:汉朝名将李广。
《出塞》是王昌龄早年赴西域时所作,《出塞》是乐府旧题。王昌龄所处的时代,正值盛唐,这一时期,唐在对外战争中屡屡取胜,全民族的自信心极强,边塞诗人的作品中,多能体现一种慷慨激昂的向上精神,和克敌制胜的强烈自信。 同时,频繁的边塞战争,也使人民不堪重负,渴望和平,《出塞》正是反映了人民的这种和平愿望。
近日,电影《长安三万里》火了,影片呈现了李白、高适、杜甫等数十位“顶流”诗人群像。当熟悉的唐诗在耳畔响起,很多观众直呼“血脉觉醒”,电影共涉及48首诗词,你会背几首?快来(预)习。
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为夏天写下了动人诗篇,20首夏日古诗词,让你清凉一夏。01《齐安郡后池绝句》唐·杜牧菱透浮萍绿锦池,夏莺千啭弄蔷薇。尽日无人看微雨,鸳鸯相对浴红衣。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浓重的爱国情怀,八一建军节读古诗,带你感受古人笔下浓厚的爱国情节。1、《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第13个节气,秋季的第一个节气,于每年公历8月7-9日交节。此时,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西南,太阳到达黄经135°。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四时“气”的变化,立秋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的节点。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古来歌咏爱情之忠贞的诗词不计其数,在爱情里,人情感的丰盈曼妙,谨小慎微,惆怅难解与哀怨凄美均在诗人的笔下生辉。10首绝美的爱情古诗词,与你一起感受情之幽微,爱之可贵。
荷,别名:芙蓉,莲,菡萏,芙蕖,自古以来就是君子和气节高雅的代表。古人今人都宠爱荷。10首古诗词,带你感受文字里的荷香幽韵。1、《小池》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当我们读到杜牧这优美的诗句,自然就想起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动人传说。“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处暑节气通常落在农历七月的中下旬,以节气来分,每月下旬的节气,称为中气。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四个节气。处暑,即为“出暑”,是炎热离开的意思。处暑时节,气温逐渐下降,暑气渐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