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希夷(约651年-约680年),唐朝诗人。一名庭芝,字延之(一作庭芝),汉族,汝州(今河南省汝州市)人。高宗上元二年进士,善弹琵琶。其诗以歌行见长,多写闺情,辞意柔婉华丽,且多感伤情调。
《代悲白头翁》有“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句,相传其舅宋之问欲据为已有,希夷不允,之问竟遣人用土囊将他压死。延之少有文华,落魄不拘常格,后为人所害,死时年未三十。原有集,已失传。《旧唐书》本传谓“善为从军闺情之诗,词调哀苦,为时所重。志行不修,为奸人所杀”。《大唐新语》卷8谓“后孙翌撰《正声集》,以希夷为集中之最”。《全唐诗》存诗1卷,《全唐诗外编》、《全唐诗续拾》补诗7首。
刘希夷·唐
洛阳城东桃李花,
飞来飞去落谁家?
洛阳女儿惜颜色,
坐见落花长叹息。
今年花落颜色改,
明年花开复谁在?
已见松柏摧为薪,
更闻桑田变成海。
古人无复洛城东,
今人还对落花风。
年年岁岁花相似,
岁岁年年人不同。
寄言全盛红颜子,
应怜半死白头翁。
此翁白头真可怜,
伊昔红颜美少年。
公子王孙芳树下,
清歌妙舞落花前。
光禄池台文锦绣,
将军楼阁画神仙。
一朝卧病无相识,
三春行乐在谁边?
宛转蛾眉能几时?
须臾鹤发乱如丝。
但看古来歌舞地,
唯有黄昏鸟雀悲。
刘希夷·唐
秋来风瑟瑟,
群马胡行疾。
严城昼不开,
伏兵暗相失。
天子庙堂拜,
将军玉门出。
纷纷伊洛间,
戎马数千匹。
军门压黄河,
兵气冲白日。
平生怀伏剑,
慷慨既投笔。
南登汉月孤,
北走燕云密。
近取韩彭计,
早知孙吴术。
丈夫清万里,
谁能扫一室。
刘希夷·唐
暮宿南洲草,
晨行北岸林。
日悬沧海阔,
水隔洞庭深。
烟景无留意,
风波有异浔。
岁游难极目,
春戏易为心。
朝夕无荣遇,
芳菲已满襟。
艳唱潮初落,
江花露未晞。
春洲惊翡翠,
朱服弄芳菲。
画舫烟中浅,
青阳日际微。
锦帆冲浪湿,
罗袖拂行衣。
含情罢所采,
相叹惜流晖。
君为陇西客,
妾遇江南春。
朝游含灵果,
夕采弄风蘋.
果气时不歇,
蘋花日自新。
以此江南物,
持赠陇西人。
空盈万里怀,
欲赠竟无因。
皓如楚江月,
霭若吴岫云。
波中自皎镜,
山上亦氤氲。
明月留照妾,
轻云持赠君。
山川各离散,
光气乃殊分。
天涯一为别,
江北不相闻。
舣舟乘潮去,
风帆振早凉。
潮平见楚甸,
天际望维扬。
洄溯经千里,
烟波接两乡。
云明江屿出,
日照海流长。
此中逢岁晏,
浦树落花芳。
暮春三月晴,
维扬吴楚城。
城临大江汜,
回映洞浦清。
晴云曲金阁,
珠楼碧烟里。
月明芳树群鸟飞,
风过长林杂花起。
可怜离别谁家子,
于此一至情何已。
北堂红草盛丰茸,
南湖碧水照芙蓉。
朝游暮起金花尽,
渐觉罗裳珠露浓。
自惜妍华三五岁,
已叹关山千万重。
人情一去无还日,
欲赠怀芳怨不逢。
忆昔江南年盛时,
平生怨在长洲曲。
冠盖星繁江水上,
冲风摽落洞庭渌。
落花两袖红纷纷,
朝霞高阁洗晴云。
谁言此处婵娟子,
珠玉为心以奉君。
刘希夷·唐
天津桥下阳春水,
天津桥上繁华子。
马声回合青云外,
人影动摇绿波里。
绿波荡漾玉为砂,
青云离披锦作霞。
可怜杨柳伤心树,
可怜桃李断肠花。
此日遨游邀美女,
此时歌舞入娼家。
娼家美女郁金香,
飞来飞去公子傍。
的的珠帘白日映,
娥娥玉颜红粉妆。
花际裴回双蛱蝶,
池边顾步两鸳鸯。
倾国倾城汉武帝,
为云为雨楚襄王。
古来容光人所羡,
况复今日遥相见。
愿作轻罗著细腰,
愿为明镜分娇面。
与君相向转相亲,
与君双栖共一身。
愿作贞松千岁古,
谁论芳槿一朝新。
百年同谢西山日,
千秋万古北邙尘。
刘希夷·唐
江南成久客,
门馆日萧条。
惟有图书在,
多伤鬓发凋。
诸生陪讲诵,
稚子给渔樵。
隐室寒灯净,
空阶落叶飘。
沧洲自有趣,
谁道隐须招。
刘希夷·唐
将军陷虏围,
边务息戎机。
霜雪交河尽,
旌旗入塞飞。
晓光随马度,
春色伴人归。
课绩朝明主,
临轩拜武威。
刘希夷·唐
旅馆何年废,
征夫此日过。
途穷人自哭,
春至鸟还歌。
行路新知少,
荒田古径多。
池篁覆丹谷,
坟树绕清波。
日照蓬阴转,
风微野气和。
伤心不可去,
回首怨如何。
第八十三卷
刘希夷·唐
杨柳送行人,
青青西入秦。
谁家采桑女,
楼上不胜春。
盈盈灞水曲,
步步春芳绿。
红脸耀明珠,
绛唇含白玉。
回首渭桥东,
遥怜春色同。
青丝娇落日,
缃绮弄春风。
携笼长叹息,
逶迟恋春色。
看花若有情,
倚树疑无力。
薄暮思悠悠,
使君南陌头。
相逢不相识,
归去梦青楼。
刘希夷·唐
春女颜如玉,
怨歌阳春曲。
巫山春树红,
沅湘春草绿。
自怜妖艳姿,
妆成独见时。
愁心伴杨柳,
春尽乱如丝。
目极千馀里,
悠悠春江水。
频想玉关人,
愁卧金闺里。
尚言春花落,
不知秋风起。
娇爱犹未终,
悲凉从此始。
忆昔楚王宫,
玉楼妆粉红。
纤腰弄明月,
长袖舞春风。
容华委西山,
光阴不可还。
桑林变东海,
富贵今何在。
寄言桃李容,
胡为闺阁重。
但看楚王墓,
唯有数株松。
刘希夷·唐
日暮秋风起,
关山断别情。
泪随黄叶下,
愁向绿樽生。
野路归骖转,
河洲宿鸟惊。
宾游宽旅宴,
王事促严程。
刘希夷·唐
鸿鹄振羽翮,
翻飞入帝乡。
朝鸣集银树,
暝宿下金塘。
日月天门近,
风烟夜路长。
自怜穷浦雁,
岁岁不随阳。
刘希夷·唐
珠帘的晓光,
玉颜艳春彩。
林间鸟鸣唤,
户外花相待。
花鸟惜芳菲,
鸟鸣花乱飞。
人今伴花鸟,
日暮不能归。
池月怜歌扇,
山云爱舞衣。
佳期杨柳陌,
携手莫相违。
唐代边塞诗人王昌龄的“但使龙城飞将在”中的“飞将”指的是:汉朝名将李广。
《出塞》是王昌龄早年赴西域时所作,《出塞》是乐府旧题。王昌龄所处的时代,正值盛唐,这一时期,唐在对外战争中屡屡取胜,全民族的自信心极强,边塞诗人的作品中,多能体现一种慷慨激昂的向上精神,和克敌制胜的强烈自信。 同时,频繁的边塞战争,也使人民不堪重负,渴望和平,《出塞》正是反映了人民的这种和平愿望。
近日,电影《长安三万里》火了,影片呈现了李白、高适、杜甫等数十位“顶流”诗人群像。当熟悉的唐诗在耳畔响起,很多观众直呼“血脉觉醒”,电影共涉及48首诗词,你会背几首?快来(预)习。
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为夏天写下了动人诗篇,20首夏日古诗词,让你清凉一夏。01《齐安郡后池绝句》唐·杜牧菱透浮萍绿锦池,夏莺千啭弄蔷薇。尽日无人看微雨,鸳鸯相对浴红衣。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浓重的爱国情怀,八一建军节读古诗,带你感受古人笔下浓厚的爱国情节。1、《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第13个节气,秋季的第一个节气,于每年公历8月7-9日交节。此时,北斗七星的斗柄指向西南,太阳到达黄经135°。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四时“气”的变化,立秋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的节点。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古来歌咏爱情之忠贞的诗词不计其数,在爱情里,人情感的丰盈曼妙,谨小慎微,惆怅难解与哀怨凄美均在诗人的笔下生辉。10首绝美的爱情古诗词,与你一起感受情之幽微,爱之可贵。
荷,别名:芙蓉,莲,菡萏,芙蕖,自古以来就是君子和气节高雅的代表。古人今人都宠爱荷。10首古诗词,带你感受文字里的荷香幽韵。1、《小池》杨万里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当我们读到杜牧这优美的诗句,自然就想起牛郎织女鹊桥相会的动人传说。“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处暑节气通常落在农历七月的中下旬,以节气来分,每月下旬的节气,称为中气。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四个节气。处暑,即为“出暑”,是炎热离开的意思。处暑时节,气温逐渐下降,暑气渐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