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备·宋
梁武慈悲不鼎烹,
蒙恩豢养亦虚名。
狐狸口腹应潜饱,
就死多于日放生。
杨备·宋
列戟高门气自雄,
主人应是偶相逢。
由来祸福皆人召,
此地无辜唤作凶。
杨备·宋
竹木池台尚俨然,
归时白头雪霜寒。
青溪隐隐朱门处,
曾属中书一品官。
杨备·宋
桃叶桃根柳岸头,
献之才调颇风流。
相看不语横波急,
艇子翻成送莫愁。
杨备·宋
三军不食武昌鱼,
万骑时迁建业居。
曾得紫髯开国意,
太初名是作宫初。
杨备·宋
琴丁结友事耕耘,
田熟翻如虞芮君。
彼此持廉为弃物,
一名交让两难分。
杨备·宋
佛事庄严国力疲,
照天金碧倚栏危。
沉檀炉上烟云合,
恰似当年煨烬时。
杨备·宋
耸壑凌霄色共苍。
森然万树约千行。
刘郎大厦寻颠覆,
应是其间少栋梁。
杨备·宋
执辔何人籍帝台,
汉家天马不时来,
疲驽多亦费刍粟,
莫惜千金市骏材。
杨备·宋
渔市花村夹酒楼,
山光沈碧水光浮。
松陵雨过船中望,
一道青虹两岸头。
杨备·宋
旧罗鱼腹葬灵均,
竞渡如飞不救人。
天意明知谗口毒,
果遭天谴作蛇身。
杨备·宋
忍泪相看酒共持,
一生心事几人知。
年年折尽东亭柳,
此别绵绵无尽期。
杨备·宋
手拖葛屦坐藜床,
竹树萧然一水傍。
枕上白云船下月,
卜邻东磵胜东岗。
杨备·宋
青誉浮航夜照波,
星繁云静月华多。
玉楼人凭栏干立,
直下天心耿耿河。
杨备·宋
葛玄功行满三千,
白日骖鸾上碧天。
留得旧时坛宇在,
后人方信有神仙。
杨备·宋
观风危堞与云齐,
楼下开门画戟西。
鼓角声沉丝管沸,
卷簾晴黛远山低。
杨备·宋
岩屏晚树噪寒鸦,
岚翠楼台释子家。
池面镜光功德水,
金波影里石莲花。
杨备·宋
高刹长幡敞净居,
方袍圆笠照通渠。
龙兴旧额加新榜,
不见金轮皇帝书。
杨备·宋
吴郡名山第一山,
翠微心在碧霄间。
林泉潇洒烟岚秀,
直拟结庐终老间。
杨备·宋
白刃凝霜照水寒,
当时人匣便回銮。
岩前片石犹中断,
切玉如泥也不难。
杨备·宋
柴垒穿壕见古墳,
元嘉东府惠连文。
可怜名字知音少,
祇使双棺万古闻。
杨备·宋
孙吴纪闻旧刊碑,
埋没蟠螭与伏龟。
惆怅石冈三断在,
至今犹似鼎分时。
杨备·宋
两两鹑衣白发翁,
讲筵谈柄坐生风。
昭明太子欢相得,
应与商山西皓同。
杨备·宋
冰肌玉骨有遗妍,
粉作娇云黛作烟。
知有香魂埋不得,
夜深岩底月中仙。
杨备·宋
画役人功夜鬼功,
阳开阴阖几时终。
不闻掷土江中语,
争得盈流一水通。
杨备·宋
尤喜凌人职未隳,
闭藏出纳示箴规。
战兢国步艰难者,
常似临深履薄时。
杨备·宋
春信风生晚汛潮,
印沙群鹭立还翘。
凭高一片迷人眼,
薦苇丛边雪未销。
杨备·宋
枕面钟声及早催,
锦衾香叠百花堆。
蟾蜍影落珊瑚架,
照得仙娥下界来。
杨备·宋
路平如砥直如弦,
官柳千株拂翠烟。
玉勒金羁天下骏,
急于奔电更挥鞭。
杨备·宋
阖闾城见古荒丘,
云里钟声满寺楼。
白虎金晶人不见,
昔曾雄据此山头。
杨备·宋
步步高如月里攀,
拂云枝叶伴云间。
开花结子清香远,
应似淮南一小山。
杨备·宋
早潮才过晚潮来,
一一轩窗照水开。
鉴面无尘风不动,
分明倒影见楼台。
杨备·宋
驻锡栖云石室中,
楼台一片画屏风。
禅师道德知多少,
不尔山神肯助工。
杨备·宋
深逼岩扉敞庙门,
灵风时动戟衣翻。
禦災捍患阴功大,
玉册劳加帝者尊。
杨备·宋
擒虎戈矛满六宫,
春花无树不秋风。
苍惶益见多情处,
同穴甘心赴井中。
杨备·宋
甲光如水戟如霜,
御酒杯浮菊半黄。
东日西风满天仗,
萧韶一部奏清商。
杨备·宋
云里山花翠欲浮,
当时片玉转难求。
卞和死后无人识,
石腹包藏不采收。
杨备·宋
霸越勋名间世才,
五湖烟浪一帆开。
犹防乌喙伤同辈,
此地复招文种回。
杨备·宋
得地恩深雨露偏,
丹墀左右玉阶前。
君王属意君知否,
好似风流一少年。
杨备·宋
上界笙歌下界闻,
楼金罗袖郁金裙。
倚栏红粉如花面,
不见巫山空暮云。
杨备·宋
窣地簾光挂水精,
玉钩斜处月初生。
龙皮席上鹅毛扇,
何必风来暑自清。
杨备·宋
影浸龙楼彻凤城,
昭明有意在澄清。
穿时深欲状溟渤,
乐府当歌重润声。
杨备·宋
外作禽荒内色荒,
三千红粉日严妆。
潘妇纵有嫣然态,
不步金莲到射场。
杨备·宋
玉洞云深夏亦寒,
客来寻胜久盘醒其间隐约闻鸡犬,
应有仙桃待一餐。
杨备·宋
海上名山即虎丘,
生公遗迹至今留。
当年说法千人坐,
曾见岩边石点头。
杨备·宋
六朝遗迹好山川,
宫阙灰寒草树烟。
江令白头归故国,
多情合赋黍离篇。
杨备·宋
年少才非洗马才,
珠光碎后玉光埋。
江南第一风流者,
无复羊车过旧街。
杨备·宋
松陵水国面松江,
学弄渔竿对酒缸。
惊起鸳鸯是旗鼓,
背帆飞去一双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