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宋
余至黄州二年,
日以困匮,
故人马正卿哀余乏食,
为于郡中请故营地数十亩,
使得躬耕其中。
地既久荒为茨棘瓦砾之场,
而岁又大旱,
垦辟之劳,
筋力殆尽。
释耒而叹,
乃作是诗,
自愍其勤,
庶几来岁之入以忘其劳焉。
废垒无人顾,
颓垣满蓬蒿。
谁能捐筋力,
岁晚不偿劳。
独有孤旅人,
天穷无所逃。
端来拾瓦砾,
岁旱土不膏。
崎岖草棘中,
欲刮一寸毛,
喟焉释耒叹,
我廪何时高。
荒田虽浪莽,
高庳各有适。
下隰种秔稌,
东原莳枣栗。
江南有蜀士,
桑果已许乞。
好竹不难栽,
但恐鞭横逸。
仍须卜佳处,
规以安我室。
家童烧枯草,
走报暗井出。
一饱未敢期,
瓢饮已可必。
自昔有微泉,
来従远岭背。
穿城过聚落,
流恶壮蓬艾。
去为柯氏陂,
十亩鱼虾会。
岁旱泉亦竭,
枯萍黏破块。
昨夜南山云,
雨到一犁外。
泫然寻故渎,
知我理荒荟。
泥芹有宿根,
一寸嗟独在。
雪芽何时动,
春鸠行可脍。
(蜀人贵芹芽脍,
杂鸠肉作之。
)种稻清明前,
乐事我能数。
毛空暗春泽,
针水闻好语。
(蜀人以细雨为雨毛。
稻初生时,
农夫相语稻针出矣。
)分秧及初夏,
渐喜风叶举。
月明看露上,
一一珠垂缕。
秋来霜穗重,
颠倒相撑拄。
但闻畦陇间,
蚱蜢如风雨。
(蜀中稻熟时,
蚱蜢群飞田间,
如小蝗状,
而不害稻。
)新舂便入甑,
玉粒照筐筥。
我久食官仓,
红腐等泥土。
行当知此味,
口腹吾已许。
良农惜地力,
幸此十年荒。
桑柘未及成,
一麦庶可望。
投种未逾月,
覆块已苍苍。
农夫告我言,
勿使苗叶昌。
君欲富饼饵,
要须纵牛羊。
再拜谢苦言,
得饱不敢忘。
种枣期可剥,
种松期可斫。
事在十年外,
吾计亦已悫。
十年何足道,
千载如风雹。
旧闻李衡奴,
此策疑可学。
我有同舍郎,
官居在灊岳。
(李公择也。
)遗我三寸甘,
照座光卓荦。
百栽倘可致,
当及春冰渥。
想见竹篱间,
青黄垂屋角。
潘子久不调,
沽酒江南村。
郭生本将种,
卖药西市垣。
古生亦好事,
恐是押牙孙。
家有十亩竹,
无时客叩门。
我穷交旧绝,
三子独见存。
従我于东坡,
劳饷同一餐。
可怜杜拾遗,
事与朱阮论。
吾师卜子夏,
四海皆弟昆。
马生本穷士,
従我二十年。
日夜望我贵,
求分买山钱。
我今反累生,
借耕辍兹田。
刮毛龟背上,
何时得成毡。
可怜马生痴,
至今夸我贤。
众笑终不悔,
施一当获千。
苏轼·宋
风卷飞花自入帷,
一樽遥想破愁眉。
泥深厌听鸡头鹘,
(蜀人谓泥滑滑为鸡头鹘。
)酒浅欣尝牛尾狸。
通印子鱼犹带骨,
披绵黄雀漫多脂。
殷勤送去烦纤手,
为我磨刀削玉肌。
苏轼·宋
十二月二十五日,
大雪始晴,
梦人以雪水烹小团茶,
使美人歌以饮。
余梦中为作回文诗,
觉而记其一句云乱点余花唾碧衫,
意用飞燕唾花故事也,
乃续之为二绝句云。
酡颜玉碗捧纤纤,
乱点余花唾碧衫。
歌咽水云凝静院,
梦惊松雪落空岩。
空花落尽酒倾缸,
日上山融雪涨江。
红焙浅瓯新活火,
龙团小碾斗晴窗。
苏轼·宋
房州通判许安世,
以书遗余言:“吾州有异人,
常戴三朵花,
莫知其姓名,
郡人因以三朵花名之。
能作诗,
皆神仙意。
又能自写真,
人有得之者。
”许欲以一本见惠,
乃为作此诗。
学道无成鬓已华,
不劳千劫漫烝砂。
归来且看一宿觉,
未暇远寻三朵花。
两手欲遮瓶里雀,
四条深怕井中蛇。
画图要识先生面,
识问房陵好事家。
苏轼·宋
余旧有赠元素〔词〕云天涯同是伤流落,
元素以为今日之先兆,
且悲当时六客之存亡。
六客盖张子野、刘孝叔、陈令举、李公择及元素与余也。
不愁春尽絮随风,
但喜丹砂入颊红。
流落天涯先有谶,
摩挲金狄会当同。
蘧蘧未必都非梦,
了了方知不落空。
莫把存亡悲六客,
已将地狱等天宫。
苏轼·宋
西蜀道士杨世昌,
善作蜜酒,
绝醇酽。
余既得其方,
作此歌遗之。
真珠为浆玉为醴,
六月田夫汗流泚。
不如春瓮自生香,
蜂为耕耘花作米。
一日小沸鱼吐沫,
二日眩转清光活。
三日开瓮香满城,
快泻银瓶不须拨。
百钱一斗浓无声,
甘露微浊醍醐清。
君不见南园采花蜂似雨,
天教酿酒醉先生。
先生年来穷到骨,
问人乞米何曾得。
世间万事真悠悠,
蜜蜂大胜监河侯。
苏轼·宋
李台卿,
字明仲,
庐州人。
貌陋甚,
性介不群,
而博学强记,
罕见其比。
好《左氏》,
有《史学考正同异》,
多所发明。
知天文律历,
千载之日可坐数也。
轼谪居黄州,
台卿为麻城主簿,
始识之。
既罢居于庐,
而曹光州演甫以书报其亡。
台卿,
光州之妻党也。
我初未识君,
人以君为笑。
垂头若病鹤,
烟雨霾七窍。
敝衣来过我,
危坐若持钓。
褚裒半面新,
鬷蔑一语妙。
徐徐涉其澜,
极望不得徼。
却观元妩媚,
士固难轻料。
看书眼如月,
罅隙靡不照。
我老多遗忘,
得君如再少。
従横通杂艺,
甚博且知要。
所恨言无文,
至老幽不耀。
其生世莫识,
已死谁复吊。
作诗遗故人,
庶解俗子谯。
苏轼·宋
造物本儿戏,
风噫雷电笑。
谁令妄惊怪,
失匕号万窍。
人人走江湖,
一一操网钓。
偶然连六鳌,
便谓此手妙。
空令任公子,
三岁蹲海徼。
长贫固不辞,
一死实未料。
难将蓍草算,
除用佛眼照。
何人嗣家学,
恨子儿尚少。
嗟我与曹君,
衰老世不要。
空言今无救,
奇志后必耀。
吟公五字诗,
义重千金吊。
收藏慎勿出,
免使群儿谯。
苏轼·宋
无数。
花间石室可容车,
流苏宝盖窥灵宇。
何年霹雳起神物,
玉棺飞出王乔墓。
当时醉卧动千日,
至今石缝余糟醑。
仙人一去五十年,
花老室空谁作主。
手植数松今偃盖,
苍髯白甲低琼户。
我来取酒酹先生,
后车仍载胡琴女。
一声冰铁散岩谷,
海为澜翻松为舞。
尔来心赏复何人,
持节中郎醉无伍。
独临断岸呼出日,
红波碧巘相吞吐。
径寻我语觅余声,
拄杖彭铿叩铜鼓。
长篇小字远相寄,
一唱三叹神凄楚。
江风海雨入牙颊,
似听石室胡琴语。
我今老病不出门,
海山岩洞知何许。
门外桃花自开落,
床头酒瓮生尘土。
前年开阁放柳枝,
今年洗心参佛祖。
梦中旧事时一笑,
坐觉俯仰成今古。
愿君不用刻此诗,
东海桑田真旦暮。
苏轼·宋
菜之美者,
有吾乡之巢,
故人巢元修嗜之,
余亦嗜之。
元修云:使孔北海见,
当复云吾家菜耶?
因谓之元修菜。
余去乡十有五年,
思而不可得。
元修适自蜀来,
见余于黄,
乃作是诗,
使归致其子,
而种之东坡之下云。
彼美君家菜,
铺田绿茸茸。
豆荚圆且小,
槐芽细而丰。
种之秋雨余,
擢秀繁霜中。
欲花而未萼,
一一如青虫。
是时青裙女,
采撷何匆匆。
烝之复湘之,
香色蔚其饛。
点酒下盐豉,
缕橙芼姜葱。
那知鸡与豚,
但恐放箸空。
春尽苗叶老,
耕翻烟雨丛。
润随甘泽化,
暖作青泥融。
始终不我负,
力与粪壤同。
我老忘家舍,
楚音变儿童。
此物独妩媚,
终年系余胸。
君归致其子,
囊盛勿函封。
张骞移苜蓿,
适用如葵菘。
马援载薏苡,
罗生等蒿蓬。
悬知东坡下,
塉卤化千钟。
长使齐安人,
指此说两翁。
苏轼·宋
知君念我欲别难,
我今此别非他日。
风里杨花虽未定,
雨中荷叶终不湿。
三年磨我费百书,
一见何止得双璧。
愿君亦莫叹留滞,
六十小劫风雨疾。
先君昔爱洛城居,
我今亦过嵩山麓。
水南卜宅吾岂敢,
试向伊川买修竹。
又闻缑山好泉眼,
傍市穿林泻冰玉。
遥想茅轩照水开,
两翁相对清如鹄。
两翁归隐非难事,
惟要传家好儿子。
忆昔汝翁如汝长,
笔头一落三千字。
世人闻此皆大笑,
慎勿生儿两翁似。
不知樗栎荐明堂,
何似盐车压千里。
苏轼·宋
石龙有口口无根,
自在流泉谁吐吞。
若信众生本无垢,
此泉何处觅寒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