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瀛·宋
春来腊去,
一番新风景,
为君开设。
试忆前时花雨坠,
只少梅花清绝。
两个难逢,
一分才欠,
巧杀终如拙。
玉梅人唤,
雪儿来对时节。
应更付属楼头,
丁宁笛伴,
莫把声声彻。
玉女行春娇渡马,
休是鹊桥轻别。
对我三人,
与君一醉,
醉了樽重设。
清歌未放,
更须天上呼月。
沈瀛·宋
赏心佳处,
登临地、千古人人都说。
何况江天来雪望,
添得十分奇绝。
倚遍栏干,
下窥寒镜,
照我容颜拙。
举头惊笑,
问今天是何节。
天外矗矗琼山,
溶溶银海,
上下光相接。
年去岁来频览为,
何事今朝浑别。
坐蹴云茵,
横牵绡幕,
玉女来铺设。
公馀多暇,
正堪同此风月。
沈瀛·宋
梧桐响雨,
忆空江寒浪,
渔舟冲雪。
横卧云峰千叠嶂,
风旆槽香新压。
网跃银刀,
纶收钩线,
倚棹清歌发。
征鸿嘹亮,
助予闲奏音节。
天上桂子阴成,
月中香旧,
几度人间别。
玉斧匣中常夜吼,
可惜光阴虚设。
唤下云梯,
直攀金户,
打透重门铁。
姮娥念旧,
料应重许人折。
沈瀛·宋
光阴转毂,
况生死事大,
无常迅速。
学道参禅、要识取,
自家本来面目。
闹里提撕,
静中打坐,
闲看传灯录。
话头记取,
要须生处教熟。
一日十二时中,
莫教间断,
念念来相续。
唤作竹篦还则背,
不唤竹篦则触。
斩却猫儿,
问他狗子,
更去参尊宿。
忽然瞥地,
碧潭冷浸寒玉。
沈瀛·宋
论兵齿颊带霜寒。
清似碧琅玕。
好是天然风韵,
琳宫瑶馆清闲。
华筵初启,
小蛮二八,
对影朱颜。
便好添筹索笑,
双枝原应双鬟。
沈瀛·宋
东风吹上小桃枝。
春色拥旌麾。
昨夜三台星见,
分明直照姑溪。
皇都禁阕,
天颜遥想,
应待公归。
此去再登黄阁,
火城光映沙堤。
沈瀛·宋
姑孰名邦,
黄山畔、古台巍立。
秋渐老、重阳天气,
郊原澄碧。
隐隐西州增远望,
长江一带平如席。
怅英雄、千古到如今,
空遗迹。
吴太守,
文章伯。
寻胜事,
酬佳节。
拥笙歌千骑,
遍游南陌。
襟带江城当一面,
折冲千里无强敌。
更行看、击楫溯中流,
妖氛息。
沈瀛·宋
野庵鼓吹。
翻腾似与寻常异。
笙箫筝笛皆非是。
今日头场,
看取些儿戏。
心中无事无萦系。
村歌数首新来制。
参禅渐渐知滋味。
细语粗言,
俱是第一义。
沈瀛·宋
半世飘蓬,
今何幸、得归乡曲。
却还似、重来燕子,
认巢新屋。
好是秋晴风日美,
饭香云子炊如玉。
念蟹螯、满把欲黄时,
笋新绿。
仍更有,
初开菊。
何妨更,
重添竹。
与此君相对,
且无荣辱。
待得吾庐三径就,
此生素愿都齐足。
任三竿、红日上檐梢,
眠方熟。
沈瀛·宋
致知格物。
初学工夫参圣域。
天高地远无穷极。
欲造精微,
莫若守惟一。
纯全天理明如日。
都缘人欲来相惑。
且将持敬为先入。
若能持敬,
真个是神力。
沈瀛·宋
致知格物。
孔颜学问从兹出。
圣言句句皆真实。
涵养功深,
将见自家得。
毋意毋我毋固必。
视听言动非礼勿。
胜己之私之谓克。
克尽私心,
天理甚明白。
沈瀛·宋
画戟霜匀,
谯门风动,
满城和气氤氲。
一年好事,
今朝属东君。
歌管欢迎五马,
金章烂、华毂朱轮。
班春了,
归来燕寝,
香重烛花轻。
盈盈。
春酒暖,
金幡彩胜,
霞袂云旌。
算重重佳庆,
都聚今辰。
且听雪儿歌罢,
称寿处、兰玉诜诜。
新春暖,
貂蝉象服,
同日感皇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