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钥·宋
惊见银河空外翻,
奔湍千丈有余寒。
下流不用长劳望,
只向悬崖顶上看。
楼钥·宋
菁江十里路逶迟,
两岸平畴接翠微。
赢得闲中乘画舫,
随潮西上趁潮归。
楼钥·宋
捲上疎帘莫放垂,
迎眸景色自淋漓。
有云更觉千山秀,
不雨争知万壑奇。
古道经行尽遗迹,
群贤风度想当时。
奚囊莫怪新篇少,
应接山川不暇诗。
楼钥·宋
不受人天供,
甘心乐隐居。
坐穷千里目,
笑拥一楼书。
攻媿老无用,
退堂闲有余。
相望可杭苇,
何日访吾庐。
楼钥·宋
少从黑虎谷中行,
晚得於菟玉琢成。
辍以赠君俱隐处,
大茅峰顶看风生。
楼钥·宋
重寻漫壁认题名,
十五年来一梦惊。
谁料今朝携客至,
却成此地送君行。
桂阳卧治真谈笑,
鲁史遗编赖发明。
文定南轩仙去后,
湖湘又得一先生。
楼钥·宋
两两郎星映使星,
老人星彩对晶明。
褰帷共喜行畿甸,
洗印仍欣就帝城。
五马况当恩始拜,
三吴从此政尤清。
便看瑞庆来称寿,
同听嵩呼万岁声。
楼钥·宋
袁氏四世凡五公,
唐朝三相传家风。
君家几代擅儒业,
高曾艺苑俱称雄。
大父谦尊古君子,
诸父名高表吾里。
一门子弟更竞爽,
挹取乙科自君始。
九江需次今几年,
去去渌水依红莲。
忘年论交正相予,
叱驭欲往难留连。
老我秋来抱病久,
临岐无由置尊酒。
只从卧内叙离怀,
恋恋掺祛仍握手。
鹏程万里兹权舆,
平时义方师有余。
送人以言古所重,
虽诵所闻宁起予。
君看公孝与孟博,
太守坐啸仍画诺。
一郡之政赖关决,
千里应须念民瘼。
乡州义事烦主盟,
纤悉於余无隐情。
处事条理亦为政,
知君出仕当有声。
尊公亦入闽中幕,
公退著书端不恶。
君才更得江山助,
简书既省寻家学。
君行远业未可量,
弟兄丹桂终齐芳。
老悖无庸况多病,
尚能留眼看翱翔。
楼钥·宋
天清无云秋气明,
好风丛桂传芳馨。
乃於此时送君行,
江空目短难为情。
蚤从两川驰大名,
眉宇莹彻春壶冰。
语辄倾倒心地平,
大篇小篇韶钧鸣。
寿皇一见喜不胜,
璧水道山照群英。
潼川题舆远有声,
痛洗盐筴疲民醒。
天子呼来再登瀛,
典领著作承明庭。
绝域往陪苏子卿,
马上谈笑胡人惊。
归来期君侍西清,
胡为西去谋专城。
士友重叹君不譍,
视此进退秋毫轻。
洋川风物天下称,
文翁流咏人载赓。
当时犹待郡政成,
君今未到意已倾。
岢峩大艑秋江澄,
图史万卷鸥与盟。
残编断轴恐飘零,
数辈装潢手不停。
我亦重来预彯缨,
三日不见鄙吝生。
况此掺祛将长征,
欲挽不留鸿冥冥。
赐环勿惮万里程,
江山多助笔纵横,
黼藻王度扶中兴。
楼钥·宋
何处飞来一段云,
太湖风急到江城。
云中疑有群仙过,
时听丁东环佩声。
楼钥·宋
雁塔名三世,
螭蚴侍九重。
循循仪学馆,
谔谔著囊封。
至性悲三釜,
高怀薄万钟。
典刑伤不见,
衰涕忽无从。
楼钥·宋
桃源初传武陵谿,
靖节作记人不疑。
其先深避嬴政虐,
嘉遯与世真相违。
尚不知汉况晋魏,
子孙绵远无终期。
正如三韩有秦语,
传为神仙愈难知。
桃林洞府渔人窥,
别有天地均四时。
意必智者塞其蹊,
不然将为世所羁。
后人想像作图画,
但见耋稚咸嬉嬉。
人家随处成井市,
畎亩颇亦分塍畦。
井鬼下照坤之维,
方士异人多崛奇。
筠笼二版坚如铁,
能刻景物穷纤微。
净室给以酒盈斗,
一昔图成了无亏。
同寮欲求第二本,
版忽震裂人已非。
夷坚志怪言历历,
何意今乃亲见之。
未知桃源有此否,
此事茫昧不可稽。
初疑长房缩地脉,
又似照影归摩尼。
巨丽写成阿房赋,
牵连貌出连昌辞。
采女细数七十二,
人言霓裳舞羽衣。
楼阁玲珑在缥缈,
其间恐有太真妃。
刻画工巧世固鲜,
磨公岁月或可为。
彩鸾唐韵已甚捷,
未见神速能如斯。
尚有渔舟傍阶墀,
咫尺安知前路迷。
天圣已踰三甲子,
何人宝藏至今兹。
南丰丈人惠墨本,
老眼增明失昏眵。
固知凡踪不可到,
一梦游仙犹庶几。
秘之十袭何以报?
赠子相好无衰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