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夔·宋
昔游衡山上,
未晓入幽谷。
欲识所坐舆,
横版挂两竹。
状如秋千垂,
高下不倾覆。
登山九千丈,
中道多佛屋。
一峰高一峰,
峰峰秀林木。
仰看同来客,
木末见冠服。
高台石桥路,
寻常云所宿。
下方雷雨时,
此上自晴旭。
紫盖何突兀,
万里在一目。
馀峰六七十,
仅如翠浪矗。
北有嬾瓒岩,
大石庇樵牧。
下窥半岩花,
杯盂琢红玉,
飞云峰畔过,
揽之不盈掬。
祝愿融最高绝,
紫盖不足录。
俯视同仰观,
苍苍万形伏。
惟馀岣嵝峰,
南睇半空绿。
仿佛认潇湘,
向岳流屈曲。
高处惊我魂,
幡思宅平陆。
其东有雷穴,
灵异谨勿触。
云来绵世界,
云去一峰独。
僧窗或留罅,
云入不可逐。
绝顶横石渠。
仙人有遗躅。
山多金光草,
夜半如列烛。
灵药不可寻,
吁嗟归太速。
姜夔·宋
濠梁四无山,
坡陀亘长野。
吾披紫茸毡,
纵饮面微赭。
自矜意气豪,
敢骑雪中马。
行行逆风去,
初迹略沾洒。
疾风吹大片,
忽或乱飘瓦。
侧身当其冲,
丝鞚袖中把。
重围万箭急,
驰突更叱咤。
酒力不支吾,
数里进一斝。
燎茅烘湿衣,
客有见留者。
裴回望神州,
沉叹英雄寡。
姜夔·宋
既离湖口县,
未至落星湾。
舟中三两程,
程程见庐山。
庐山遮半天,
五老云为冠。
朝看金叠叠,
暮看紫巉巉。
瀑布在山半,
仿佛认一斑。
庐山忽不见,
云雨满人间。
姜夔·宋
雪霁下扬了,
闲望江上山。
山山如白玉,
日照金孱颜。
是时江水净,
影落清镜寒。
潮催庾信老,
云送佛狸还。
万古感心事,
惆怅垂杨湾。
姜夔·宋
衡山为真宫,
道士饮我酒。
共坐有何人,
山中白衣叟。
问叟家何在,
近住山洞口。
殷勤起见邀,
徐步入林薮。
云深险径黑,
石成湍水吼。
寻源行渐远,
茅屋翦如帚。
老烹茶味苦,
野琢琴形丑。
叟云司马仟,
学道此居久。
屋东大盘石,
棋画今尚有。
古木庇覆之,
清泉石根走。
因悲百年内,
汲汲成白首。
仟人固难值,
隐者亦可偶。
追惟恍如梦,
欲画无好手。
姜夔·宋
九山如马首,
一一奔洞庭。
小舟过其下,
幸哉波浪平。
大风忽怒起,
我舟如叶轻。
或升千丈坡,
或落千丈坑。
回望九马山,
政与大浪争。
如飞鹅车礮,
乱打睢阳城。
又如白狮子,
山下跳狰狞。
须臾入别浦,
万死得一生。
始知茵席湿,
尽覆杯中羹。
姜夔·宋
湖上风恬月淡时,
卧看云影入玻璃。
轻舟忽向窗边过,
摇动青芦一两枝。
姜夔·宋
我与先生,
夙期已久,
人间无此。
不学杨郎,
南山种豆,
十一徵微利。
云霄直上,
诸公衮衮,
乃作道边苦李。
五千言,
老来受用,
肯教造物儿戏。
东冈记得,
同来胥宇,
岁月几时难计。
柳老悲桓,
松高对阮。
未办为邻地。
长干白下,
青楼朱阁,
往往梦中槐蚁。
却不如、洼尊放满,
老夫未醉。
姜夔·宋
为春瘦。
何堪更绕西湖,
尽是垂柳。
自看烟外岫。
记得与君,
湖上携手。
君归未久。
早乱落、香红千亩。
一叶凌波缥缈,
过三十六离宫,
遣游人回首。
犹有。
画船障袖。
青楼倚扇,
相映人争秀。
翠翘光欲溜。
爱著宫黄,
而今时候。
伤春似旧。
荡一点、春心如酒。
写入吴丝自奏。
问谁识,
曲中心、花前友。
姜夔·宋
秋云低结乱山愁,
千顷银波疑不流。
堤畔画船堤上马,
绿杨风里两悠悠。
姜夔·宋
湖上风恬月澹时,
卧看云影入玻璃。
轻舟忽向窗边过,
摇动青芦一两枝。
姜夔·宋
荷叶披披一浦京,
青芦奕奕夜吟商。
平生最识江湖味,
听得秋声忆故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