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夔·宋
空城晓月。
吹入垂杨陌。
马上单衣寒恻恻。
看尽鹅黄嫩绿,
都是江南旧相识。
正岑寂。
明朝又寒食。
强携酒、小桥宅,
怕梨花落尽成秋色。
燕燕飞来,
问春何在,
唯有池塘自碧。
姜夔·宋
《吴都赋》云:“户藏烟浦,
家具画船。
”唯吴兴为然。
春游之盛,
西湖未能过也。
己酉岁,
予与萧时父载酒南郭,
感遇成歌。
双桨来时,
有人似、旧曲桃根桃叶。
歌扇轻约飞花,
蛾眉正奇绝。
春渐远、汀洲自绿,
更添了几声啼鴂。
十里扬州 ,
三生杜牧,
前事休说。
又还是、宫烛分烟,
奈愁里、匆匆换时节。
都把一襟芳思,
与空阶榆荚。
千万缕、藏鸦细柳,
为玉尊、起舞回雪。
想见西出阳关,
故人初别。
姜夔·宋
古城阴。
有官梅几许,
红萼未宜簪。
池面冰胶,
墙腰雪老,
云意还又沈沈。
翠藤共、闲穿径竹,
渐笑语、惊起卧沙禽。
野老林泉,
故王台榭,
呼唤登临。
南去北来何事,
荡湘云楚水,
目极伤心。
朱户黏鸡,
金盘簇燕,
空叹时序侵寻。
记曾共,
西楼雅集,
想垂杨、还袅万丝金。
待得归鞍到时,
只怕春深。
姜夔·宋
橘幽篁,
一径深曲。
穿径而南,
官梅数十株,
如椒、如菽,
或红破白露,
枝影扶疏。
著屐苍苔细石间,
野兴横生,
亟命驾登定王台。
乱湘流、入麓山,
湘云低昂,
湘波容与。
兴尽悲来,
醉吟成调
古城阴。
有官梅几许,
红萼未宜簪。
池面冰胶,
墙腰雪老,
云意还又沈沈。
翠藤共、闲穿径竹,
渐笑语、惊起卧沙禽。
野老林泉,
故王台榭,
呼唤登临。
南去北来何事,
荡湘云楚水,
目极伤心。
朱户黏鸡,
金盘簇燕,
空叹时序侵寻。
记曾共、西楼雅集,
想垂杨、还袅万丝金。
待得归鞍到时,
只怕春深。
姜夔·宋
与鸥为客。
绿野留吟屐。
两行柳垂阴,
是当日、仙翁手植。
一亭寂寞。
烟外带愁横,
荷苒苒,
展凉云,
横卧虹千尺。
才因老尽,
秀句君休觅。
万绿正迷人,
更愁入、山阳夜笛。
百年心事,
惟有玉阑知,
吟未了,
放船回,
月下空相忆。
姜夔·宋
余颇喜自制曲。
初率意为长短句,
然后协以律,
故前后阕多不同。
桓大司马云:“昔年种柳,
依依汉南。
今看摇落,
凄怆江潭:树犹如此,
人何以堪?
”此语余深爱之。
渐吹尽,
枝头香絮,
是处人家,
绿深门户。
远浦萦回,
暮帆零乱向何许?
阅人多矣,
谁得似长亭树?
树若有情时,
不会得青青如此!
日暮,
望高城不见,
只见乱山无数。
韦郎去也,
怎忘得、玉环分付:第一是早早归来,
怕红萼无人为主。
算空有并刀,
难剪离愁千缕。
姜夔·宋
丙午之冬,
发沔口,
丁未正月二日,
道金陵,
北望淮楚,
风月清淑,
小舟挂席,
容与波上。
绿丝低拂鸳鸯浦,
想桃叶当时唤渡。
又将愁眼与春风,
待去,
倚兰桡更少驻。
金陵路、莺吟燕舞,
算潮水知人最苦。
满汀芳草不成归,
日暮,
更移舟向甚处?
姜夔·宋
双螺未合,
双蛾先敛,
家在碧云西。
别母情怀,
随郎滋味,
桃叶渡江时。
扁舟载了,
匆匆归去,
今夜泊前溪。
杨柳津头,
梨花墙外,
心事两人知。
姜夔·宋
青青官柳,
飞过双双燕。
楼上对春寒,
卷珠帘、瞥然一见。
如今春去,
香絮乱因风,
沾径草,
惹墙花,
一一教谁管。
阳关去也,
方表人肠断。
几度拂行轩,
念衣冠、尊前易散。
翠眉织锦,
红叶浪题诗。
烟渡口,
水亭边,
长是心先乱。
姜夔·宋
石榴一树浸溪红。
零落小桥东。
五日凄凉心事,
山雨打船篷。
谙世味,
楚人弓。
莫忡忡。
白头行客,
不采苹花,
孤负薰风。
姜夔·宋
丙午岁,
留长沙,
登祝融,
因得其祠神之曲,
曰黄帝盐、
苏合香。
又于乐工故书中得商调霓裳曲十八阕,
皆虚谱无
词。
按沈氏乐律“霓裳道调”,
此乃商调;乐天诗云“散
序六阕”,
此特两阕。
未知孰是?
然音节闲雅,
不类今曲
。
予不暇尽作,
作中序一阕传于世。
予方羁游,
感此古音
,
不自知其词之怨抑也。
亭皋正望极,
乱落江莲归未得,
多病却无气力。
况纨扇渐疏,
罗衣初索。
流光过隙,
叹杏梁双燕如客。
人何在?
一帘淡月,
仿佛照颜色。
幽寂,
乱蛩吟壁,
动庾信清愁似织。
沉思年少浪迹,
笛里关山,
柳下坊陌。
坠红无信息,
漫暗水涓涓溜碧。
漂零久,
而今何意,
醉卧酒垆侧!
姜夔·宋
双浆莼波,
一蓑松雨,
暮愁渐满空阔。
呼我盟鸥,
翩翩欲下,
背人还过木末。
那回归去,
荡云雪,
孤舟夜发。
伤心重见,
依约眉山,
黛痕低压。
采香径里春寒,
老子婆娑,
自歌谁答。
垂虹西望,
飘然引去,
此兴平生难遏。
酒醒波远,
政凝想、明珰素袜。
如今安在,
唯有栏杆,
伴人一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