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辙·宋
山中十月定多寒,
才过开炉便出山。
堂众久参缘自熟,
郡人迎请怪忙还。
问公胜法须时见,
要我清谈有夜阑。
今夕客房应不睡,
欲随明月到林间。
苏辙·宋
五年卖盐酒,
胜事不复知。
城东古道场,
萧瑟寒松姿。
出游诚偶尔,
相逢亦不期。
酉轩吴越僧,
弛担未多时。
言住西湖中,
岩谷涵清漪。
却背闾井喧,
曲尽水石奇。
昔年苏夫子,
杖屦无不之。
三百六十寺,
处处题清诗。
麋鹿尽相识,
况乃比丘师。
辩净二老人,
精明吐琉璃。
笑言每忘去,
蒲褐相依随。
门人几杖立,
往往闻谈词。
风云一解散,
变化何不为。
辩入三昧火,
卯塔长松欹。
净老不复出,
麈尾清风施。
苏公得罪去,
布衣拂霜髭。
空存壁间字,
郁屈蟠蛟螭。
知我即兄弟,
微官此栖迟。
问何久自苦,
五斗宁免饥。
俯首笑不答,
且尔聊敖嬉。
我兄次公狂,
我复长康痴。
反复自为计,
定知山中宜。
但欲毕婚娶,
每为故人疑。
君归漫洒扫,
野鹤非长羁。
苏辙·宋
水银成银利十倍,
丹砂为金世无对。
此人靳术不肯传,
阖户泥墙畏天戒。
今子何为与我言,
人生贫富宁非天。
钳锤橐龠枉心力,
齑盐布被随因缘。
我来江西晚闻道,
一言契我心所好。
廓然正若大虚空,
平生伎俩都除扫。
子言旧事净慈师,
未断有为非净慈。
此术要将救饥耳,
人人有命何忧饥。
苏辙·宋
一叶追随鱼与龙,
红粳白酒幸年丰。
也知山色遥相待,
苦畏君诗欲见攻。
乘兴风帆终日去,
寻幽蜡屐及春同。
请君先入开先寺,
待濯清溪看玉虹。
苏辙·宋
窜逐深山无友朋,
往还但有两三僧。
共游渤澥无边处,
扶出须弥最上层。
未尽俗缘终引去,
稍谙真际自虚澄。
坐令颠老时奔走,
窃比韩公愧未能。
苏辙·宋
当年五月访庐山,
山翠溪声寝食间。
藤杖复随春色到,
寒泉顿与客心闲。
岩头悬布煎茶足,
峡口惊雷泛叶悭。
待得前村新雨遍,
扁舟应逐好风还。
忆自栖贤夜入城,
道边兰若一僧迎。
偶然不到终遗恨,
特地来游慰昔情。
海外声闻安至此,
堂中天鼓为谁鸣。
匆匆复向深山去,
一盏醍醐饱粟罂。
〈罗汉院有新罗罗汉,
堂中法鼓特大。
〉此山岩谷不知重,
赤眼浮图自一峰。
芒屩随僧践黄叶,
晓光消雪堕长松。
石泉试饮先师锡,
午饭归寻下寺钟。
胜处转多浑恐忘,
出山惟见白云浓。
苏辙·宋
连宵暑雨气如秋,
过客不来谁与游。
赖有澹台肯相顾,
坐令彭泽未能休。
琴疏不办弹新曲,
学废谁令致束修。
惭愧邑人怜病懒,
共成清净劝迟留。
苏辙·宋
冷枕单衣小竹床,
卧闻秋雨滴心凉。
此间本净何须洗,
是病皆空岂有方。
示疾维摩元自在,
放身南岳离思量。
病根欲去真元在,
中夜梦游何有乡。
苏辙·宋
病作日短至,
病消秋气初。
山深足氛瘴,
俗俭少肴蔬。
药乱曾何补,
心安当自除。
朝廷闵流落,
已是脱迁居。
寒作埋冰雪,
热攻投火汤。
今生那有此,
宿业未应亡。
委顺一无损,
力争徒自伤。
颓然付一榻,
是处得清凉。
一病五十日,
复尔当解官。
不才归亦乐,
无食去犹难。
黾勉人应笑,
低徊意已兰。
旧师摩诘老,
把卷静中看。
苏辙·宋
人言长安远如日,
三韩住处朝日赤。
飞帆走马入齐梁,
却渡吴江食吴橘。
玉门万里唯言九,
行人泪堕阳关酒。
佛法西来到此间,
遍满曾如屈伸手。
出家王子身心虚,
飘然渡海如过渠。
远来忽见倾盆雨,
属国真逢戴角鱼。
至人无心亦无法,
一物不见谁为敌。
东海东边定有无,
拍手笑作中朝客。
苏辙·宋
凛如秋月照虚空,
遇水留形处处同。
一瞬自成千亿月,
精神依旧满胸中。
〈俗言:“以镜予人,
损己精神。
”故解之云。
〉
苏辙·宋
粗砂施佛佛欣受,
怪石供僧僧不嫌。
空手远来还要否,
更无一物可增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