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辙·宋
纯阴十月晚,
劲气肃群骄。
惟有乔松在,
长看积雪消。
生贤禀真性,
特立冠当朝。
早岁初成赋,
群雄已失标。
治才精破竹,
廷论壮生飙。
博士皆推贾,
宣皇重试萧。
周旋穷政体,
出入解心焦。
九列高称冠,
三台岂足超。
论功归颖霸,
举相待虞姚。
骥骋经新卧,
弓强发久弨。
百年时节在,
四海众心翘。
当见飞中使,
齎金赐此朝。
苏辙·宋
能公住岭南,
正观呼不起。
忠公客中禁,
朝恩不为累。
道人无净秽,
所遇忘嗔喜。
悟公清净人,
心厌纷华地。
慧林虚法席,
去有迟迟意。
投身淤泥中,
佛法何处是。
引身山林间,
过患差无几。
力小难自欺,
心安似无愧。
悟世常失人,
违心辄丧己。
徐行勿与较,
乘流得坎止。
君看净因揩,
志以直自遂。
杀身竟何益,
犯难岂为智。
去住本由天,
毋求亦无避。
相期明且哲,
大雅亦如此。
苏辙·宋
我生发半白,
四海无尺椽。
卞氏昔冠冕,
子孙今萧然。
愿以栋宇余,
救此朝夕悬。
顾我亦何有,
较子差尚贤。
倾囊不复惜,
扫地幸见捐。
南邻隔短墙,
两孙存故廛。
松竹手自种,
风霜岁逾坚。
幽花乱蜂蝶,
古木嘶蜩蝉。
垂阴可数亩,
成功几百年。
人心苦无厌,
隐居恨未圆。
得之苟有命,
老矣聊息肩。
畚土填隙穴,
结茅苴漏穿。
粗尔容偃息,
岂复求华鲜。
西归信已乎,
永杂孙陈编。
苏辙·宋
昔人游宦久江湖,
怪石嵌空骇里闾。
一井深藏缘底事,
百年不出待潜夫。
弃捐泥土性仍在,
睥睨林亭气渐苏。
微物废兴犹有定,
此生穷达谩长吁。
苏辙·宋
西轩素屏开白云,
婆娑老桂依霜轮。
顾兔出走蟾蜍奔,
河汉卷海机石蹲。
牵牛自载倚桂根,
清风飒然吹四邻。
东坡妙思传子孙,
作诗仿佛追前人。
笔墨堕地称奇珍,
闭藏不听落泥尘。
老人读书眼病昏,
一看落笔生精神。
苏辙·宋
芡叶初生绉如縠,
南风吹开轮脱毂。
紫苞青刺攒蝟毛,
水面放花波底熟。
森然赤手初莫近,
谁料明珠藏满腹。
剖开膏液尚模糊,
大盎磨声风雨速。
清泉活火曾未久,
满堂坐客分升掬。
纷然咀噍惟恐迟,
势若群雏方脱粟。
东都每忆会灵沼,
南国陂塘种尤足。
东游尘土未应嫌,
此物秋来日尝食。
苏辙·宋
潭深不可涉,
潭小不通船。
路断游人止,
龙藏白沫旋。
翦藤量水短,
插石置桥坚。
桥外居民少,
躬耕不用钱。
苏辙·宋
江雾霏霏作雪天,
樽前醉倒不知寒。
後堂桃李春犹晚,
试觅酥花子细看。
苏辙·宋
少年食稻不食粟,
老居颍川稻不足。
人言小麦胜西川,
雪花落磨煮成玉。
冷淘槐叶冰上齿,
汤饼羊羹火入腹。
五年随俗粗得饱,
晨朝稻米才供粥。
儿曹知我老且馋,
触热泉城正三伏。
田家有信呼即来,
亭午驱牛汗如浴。
吾儿生来读书史,
不怬田间争斗斛。
今年久旱麦粒细,
及半罢休饶老宿。
归来烂熳煞苍耳,
来岁未知还尔熟。
百口且留终岁储,
贫交强半仓无谷。
苏辙·宋
谁言襄阳苦,
歌者乐襄阳。
太守刘公子,
千年未可忘。
刘公一去岁时改,
惟有州南汉水长。
汉水南流岘山碧,
种稻耕田泥没尺。
里人种麦满高原,
长使越人耕大泽。
泽中多水原上乾,
越人为种楚人食。
火耕水耨古常然,
汉水鱼多去满船。
长有行人知此乐,
来买槎头缩项鳊。
苏辙·宋
病竹养经年,
生笋大如母。
初番放出林,
末番任供口。
欲求五寸围,
更听三年後。
萧疏尽椽桷,
无复堪作帚。
吾庐适营葺,
便可开户牖。
秀色到衣冠,
清风荡尘垢。
物生恨失养,
养至无不厚。
斧斤日摧剥,
阴阳自难救。
闲居玩草木,
农圃即师友。
养人如养竹,
举目皆孝秀。
苏辙·宋
从公淮阳今几年,
忆持寿斝当公前。
祝公齿发老复少,
岁岁不改冰霜颜。
扫除四海一清净,
整顿万物俱安全。
今年见公商丘侧,
奉祠太一真仙官。
身安气定色如玉,
脱遗世俗心浩然。
幽居屡过赤松子,
长夜亲种丹砂田。
此中自有不变地,
岁阅生日如等闲。
门前贺客任填委,
世上多故须陶甄。
秋风坐见蒲柳尽,
岁晏惟有松柏坚。
斯人未安公未用,
使公难老应由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