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尧臣·宋
青槐夹驰道,
方辔下麒麟。
朅来游绀宇,
历玩同逡巡。
吴画与杨塑,
在昔称绝伦。
深殿留旧迹,
鲜逢真赏人。
一见如宿遇,
举袂自拂尘。
金碧发光彩,
物象生精神。
岁月虽已深,
奇妙不愧新。
惊嗟岂无意,
振播还有因。
乃知至精手,
安得久晦堙。
二僧感识别,
请以己艺陈。
或弹中散曲,
或出丞相真。
览古仍获今,
未枉停车轮。
梅尧臣·宋
开国勋庸大,
重城邸第宽。
枯杨映楼角,
蔓草被墙端。
不见分香妾,
空余斗鸭阑。
谁来悲孔雀,
金翠羽毛残。
梅尧臣·宋
古木刳为舟,
野藤牵作缆。
钓人寒雨中,
远望烟蓑暗。
梅尧臣·宋
南冈新路平,
东岭新亭成。
岭上松万株,
岭下泉一泓。
松未龙鳞老,
泉曾虎迹行。
虎去岂不渴,
松今岂不生。
泉无百尺绳,
安见甘与清。
松无百岁人,
安见千丈荣。
道人能喻道,
莫使世人惊。
我来开醉眼,
不似阮步兵。
梅尧臣·宋
插云千万重,
一望不可暂。
前岭与後峰,
翠色浓复淡。
梅尧臣·宋
後园桃李花,
灼灼复皎皎。
南枝开已繁,
北枝萦尚少。
蘤萼相辉映,
根本自钩绕。
无为惊风吹,
纷纷逐飞鸟。
梅尧臣·宋
远州太守蓬山客,
来过卢家寻怪石。
卢家百物今已空,
唯石难移留旧迹。
埋没尚存三四分,
雨淋日炙如皴皵。
太守恻然呼健儿,
荷锄秉锸争来役。
健儿掘土不为坚,
旋旋剜沙见圭隙。
渐奇渐异人忘劳,
更索更深知几尺。
瘦峰削出嵩华骨,
虚窍凿破蛟螭额。
千指曳绳车四轮,
击鼓助力归东陌。
东陌东头湖水傍,
黄泥洗尽何苍碧。
故宅愈冷东湖喧,
贵贱竞观无碍隔。
太守自怜坚直心,
爱少憎多屡遭谪。
南至苍梧及桂林,
名山遍访无穷僻。
所宜厌惯不入眼,
向此歌吟尤爱惜。
我思永叔滁阳时,
大夸古翠菱溪获。
作诗远寄予与苏,
高唱相随无节拍。
今知贤人趣向同,
玩好托情亡俗格。
建康从事胡公疏,
一见诧君如李白。
雄才落笔泻天河,
缀韵孤清仍险窄。
入探虎穴谁为难,
辞通造化方能敌。
殿後吾虽胆力强,
独鞭疲马络无益
梅尧臣·宋
畴昔居洛阳,
看尽名园花。
临水复荫竹,
艳色照彤霞。
良友相与至,
竞饮欢无涯。
而今犹老翁,
鬓发但未华。
昨日到湖上,
碧水涵蒲芽。
此情颇已惬,
薄宦非初嗟。
况乃蒙见怜,
带雨摘春葩。
虽无向时乐,
专好仍有加。
梅尧臣·宋
秋水刷土骨,
峭瘦如老石。
虚沙归岛屿,
寒浪漱窍隙。
下过白鱼尾,
上有苍獭迹。
平岗自相连,
野箨鸣风栎。
梅尧臣·宋
李氏世能诗,
落落为时豪。
汉陵唐太白,
始竞二雅高。
益端正封贺,
才各倾吴涛。
於今几代孙,
手持切玉刀。
功利既及民,
又将薄风骚。
示我照乘珠,
光彩生褐袍。
曾非贫家有,
怀归徒增劳。
神物必难秘,
恐随风雨逃。
梅尧臣·宋
吾友苏子美,
闻昔许君诗。
子美今下世,
令人重嗟咨。
当其不得志,
泥水蟠蛟螭。
未激西海流,
安可气吐霓。
吴洲逢朱鳖,
腹有百碧遗。
他时使我观,
我观颜忸怩。
便欲焚笔砚,
奈何难争驰。
梅尧臣·宋
昔闻桓司马,
娶妾貌甚都。
其妻南郡主,
悍妒谁与俱。
持刀拥群婢,
迳往将必屠。
妾时在窗前,
解鬟临镜梳。
鬒发云垂地,
莹姿冰照壶。
妾初见主来,
绾髻下庭隅。
敛手语出处,
国破家已殂。
无心来至此,
岂愿奉君娱。
今日苟见杀,
虽死生不殊。
主乃掷刃前,
抱持一长吁。
曰我见犹怜,
何况是老奴。
盛怒反为喜,
哀矜非始图。
嫉忌尚服美,
伤哉今亦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