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尧臣·宋
忆昨宿兰省,
每倦喜君谈。
月色夜正寒,
举杯无再三。
既出罕相遇,
必谓跨归骖。
忽来冒炎暑,
别我为子男。
冤句隶济阴,
桑柘宜农蚕。
应如袭祖德,
遗道使之惭。
初闻不择邑,
公秫岂所贪。
但能亦种柳,
五株垂毵毵。
板舆与东征,
足以奉旨甘。
梅尧臣·宋
少年游太学,
著尽箧中衣。
独剑自为伴,
无家何处归。
秋蓬随野转,
寒鹊遶林飞。
霄汉有知己,
行行宁久微。
梅尧臣·宋
晨风无定巢,
远寄鷡鹩枝。
天寒鼓翼健,
粒食宁所窥。
大泽多群羽,
翱翔各有时。
今子振衣去,
焉能久迍羁。
梅尧臣·宋
昔与子同归,
夜向瓜洲泊。
持杯月正清,
遄水平如削。
尔来芦岸深,
须防虎潜搏。
行行无朋友,
遇事自斟酌。
梅尧臣·宋
乔木句溪边,
秋光几曲连。
将归三亩宅,
远寄下江船。
伴尔唯征雁,
悲余有暮蝉。
亲朋如见问,
贫外似当年。
梅尧臣·宋
夹河为郡不如古,
江北江南作冗官。
须记长传一经训,
虽贫莫改饮瓢欢。
历阳况与吾庐近,
春谷休言问膳难。
此日停舟聊举酌,
明当水驿自加餐。
梅尧臣·宋
尝游芍陂上,
颇见楚人为。
水有鸟鱼美,
土多姜芋宜。
宁无董生孝,
将奉叔敖祠。
旧令乃吾友,
寄声於此时。
梅尧臣·宋
会稽迎太守,
舟屋画粉雘。
前舟载图书,
後舟载女乐。
月出镜湖心,
长笛使孤作。
还见渔者来,
曾令李謩愕。
吹裂比竹管,
士果不可度。
二分学宫装,
艳色斗京洛。
尝闻有西子,
菡萏不相若。
得郡考故迹,
精绝古所怍。
慎莫为俗牵,
乘闲数斟酌。
梅尧臣·宋
来居天王都,
常梦苦竹溪。
乃识高僧趣,
不为利物迷。
海燕乘华屋,
区区竟衔泥。
安知矫翼鸥,
岂类断尾鸡。
性同而质殊,
何必庄指齐。
梅尧臣·宋
前有朱翁子,
後经王右军。
至今风俗美,
自昔诵歌闻。
秦望临丹戟,
耶溪漱白云。
只应丝管去,
惊动海鸥群。
梅尧臣·宋
在昔汉中微,
我祖入吴门。
公今领名都,
千骑拥高轩。
与古异出处,
素节古本原。
江观白马潮,
水花长鲸奔。
山飘月桂子,
天香一国繁。
壮奇已若此,
纤侈尚亦存。
旧闻其风俗,
色易而柔温。
太守朝驾车,
闾巷焚兰荪。
太守暮还府,
灯烛照旗旛。
清歌延冠盖,
广湖浮酒樽。
成都与余杭,
天下莫比论。
彼为公故乡,
此为公偃藩。
吏民宜寡事,
恺悌有谣言。
梅尧臣·宋
从来钓者意,
岂不在得鱼。
饵寡鱼口多,
曾非投竿疏。
向登百金贵,
首尾必吹墟。
竭泽古所戒,
但保腹中书。
风雷变有诗,
且复归孟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