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尧臣·宋
天子命儒臣,
遐方重专对。
持书下西阁,
拥节来穷塞。
貂服紫蒙茸,
虎旗光彩綷。
将迎走毡骑,
卫从罗金铠。
当宣汉恩德,
更使胡欣戴。
几日过阴山,
南飞雁相背。
梅尧臣·宋
雁荡山头鴈,
如随太守来。
秋风既与至,
春日定同回。
上宰无忘旧,
明时必用才。
自於章句老,
经册向萤开。
梅尧臣·宋
月黑见旄头,
芒角渐西向。
八月边草黄,
胡人马初壮。
无奈我兵雄,
方为汉偏将。
尝闻登坛人,
亦未免得丧。
得为凯歌还,
铙鼓喧亭障。
千蹄使椎牛,
百瓮令设醠。
丧乃军之羞,
节制由处上。
进退从其呼,
何能求必当。
二事非己专,
愿思古挟纩。
梅尧臣·宋
南土梅已黄,
北人舟竞发。
去意方若渴,
望林殊未歇。
言归向梁宋,
独叹滞楚越。
行闻拜卿属,
恩下苍龙阙。
梅尧臣·宋
苇箔蚕齐老,
桑林叶更生。
楚禽多异响,
蜀栈未堪行。
客散岸傍席,
马还溪上城。
过都当有问,
为语欲岩耕。
梅尧臣·宋
霜前江水磨碧铜,
岸背菱叶翘赤虫。
吴郎鬓丝生几缕,
不羞月上扶桑东。
羞见清波照人影,
去时黑发吹春风。
五年归来妇应喜,
从此不问西飞鸿。
梅尧臣·宋
山水东阳去未去,
朋亲苕霅朝复朝。
更无越相逃名舸,
犹看吴王送女潮。
海燕归齐声满屋,
溪梅开过子生条。
明年十月吏迎处,
七里滩前棹奏箫。
梅尧臣·宋
汉朝重结单于好,
岁遣名臣礼数增。
紫鼠皮裘从去著,
飞龙厩马借来乘。
天寒将遇碛中雪,
鼻息暗添髭上冰。
定见南鸿起归思,
家书欲寄不堪凭。
梅尧臣·宋
花开风雨恶,
坐见纷纷落。
明日结子时,
又复有脱萼。
莫嗟树渐老,
树老子亦著。
共爱西枝繁,
不数东枝弱。
他年会有春,
却看西枝薄。
梅尧臣·宋
公相为近亲,
翰林为故人。
亲旧各贵显,
青袍未离身。
六十去作令,
岂慕要路津。
又思汉东归,
便置漉酒巾。
深希陶渊明,
澹然意已真。
食枣齿宜黄,
晋俗诚自淳。
尚不顾隋珠,
安肯与此邻。
送君识君心,
扫迹向世尘。
梅尧臣·宋
频官吴越饱粳稻,
况住南阳多水田。
北登太行入汾曲,
正获{左禾右巴}稏秋风前。
晋人朴厚自寡讼,
软炊玉粒河鳞鲜。
君方少壮齿颊健,
甘美不负经腹便。
有意南飞寄我信,
满川鸣雁下连连。
梅尧臣·宋
河湟宿兵地,
劲勇天下闻。
侵疆古甚炽,
薄伐诗所云。
往今势且异,
利害理颇分。
远以塘设险,
遂轻甲屯云。
昔传尝胆国,
能破怒蛙军。
越虽隔大江,
吴遭若枯焚。
实由持阻懈,
抉目悲伍员。
夫子负美才,
议论高不群。
况有令兄弟,
今亦贰河汾。
助守戒不虞,
慎勿倚和獯。
张侯为刺史,
大族独此君。
法明而不苛,
可共饰以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