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舜俞·宋
因过下方院,
更指上方登。
偃盖杉松路,
包金橘柚层。
清湾从古好,
孤榜复谁曾。
八十年前事,
凄凉欲问僧。
陈舜俞·宋
陈子无能久弃废,
骑牛入山学遁世。
刘子有道忧天下,
欲取相印乘驷马。
二子相逢湖水头,
进退两忘俱未酬。
长歌对市人,
闻者应揶揄。
君不见蔡泽不相终跃马,
甯戚未遇先饭牛。
腰悬六黄印,
廪食万户侯。
人生顾何常,
古来海水生柔桑。
少华一峰已为谷,
白日西出明朝阳。
男儿盖棺事乃了,
目睫荣悴空悲凉。
水之曲,
山之傍,
岁穷且饮酒,
富贵无相忘。
陈舜俞·宋
雩娄陂水旧风烟,
可喜斯民得繼传。
万顷稻粱追汉日,
五门疏凿似齐年。
才高欲献营田策,
公暇还来泛酒船。
称与淮南夸好事,
耕歌渔唱已相连。
陈舜俞·宋
山僧未识面,
远想何潇洒。
客从赣上来,
肯可必儒雅。
学诗拟柴桑,
陈编长在把。
冥搜得佳句,
冲淡相上下。
由来渊源远,
知解妙空假。
史君固好善,
公馀枉车马。
玄谈閒清吟,
至乐匪尊斝。
借问岁早晚,
重修远公社。
陈舜俞·宋
邑陂增筑更渊沉,
所喜诗筒赏叹深。
楚国老臣千古意,
庐江贤守一家心。
淮边野史添新事,
垅上春犁诵好音。
兴利劝农真政术,
可知为吏得喉襟。
陈舜俞·宋
滔滔淮水,
溢楚之疆。
原田其潴,
城郭为防。
浸以广兮不可涉,
浩乎险兮不可航。
粤有行者,
欲泝其央。
编莞为帆,
植木为樯。
幸飘风以凭乘,
遂吾归而徜徉。
尔风谓何,
不自西北,
阻我攸往。
维伯是职,
悠悠领以偻指,
挽夫坐粮而寝餱。
伯复不知,
天子圣神,
以民为忧。
闻此方国,
常垫横流。
分笔舌于严署,
咨疮痏于诸侯。
有淑使者,
仁丰义修。
体上所嘱,
同辞合谋。
今此欲往,
会于道周。
倡和出话,
下民以休。
风之不遂,
非伯谁尤。
上帝可诉,
谗言孔庶。
将伯是怒,
不如风兮命之去。
陈舜俞·宋
缅彼幽虚天,
曾是众仙囿。
宫祠宅来仪,
绀瓦覆苍甃。
窗扉秘环佩,
几席被文绣。
传闻祀祷神,
祠宫灿如昼。
樵苏避山村,
草木长疏秀。
祥符圣天子,
慕道比轩后。
县官典修完,
锡名揭灵祐。
星珰捧金龙,
沉以玉简副。
迩来三十年,
寂寞事非旧。
黄冠守萧堂,
香火杂薪槱。
神州祠太乙,
司农治华构。
休祥祚邦国,
岩穴甘僻陋。
游人独何求,
丰碑读古籀。
陈舜俞·宋
山门屹屹横青嶂,
岩屋霏霏带紫烟。
千尺老松当大道,
一条飞瀑落中天。
重来览物应相识,
此地寻僧似有缘。
自谓读书非俗客,
谪官犹得近林泉。
陈舜俞·宋
浅深秋色看红叶,
高下人烟入翠微。
过岭已怜云满{革登},
穿林宁恨露沾衣。
自惭访道来何晚,
便好寻真去不归。
本迕朝廷无补报,
名山犹幸许相依。
陈舜俞·宋
我行楚滨,
洪波是涵。
飘风不惠,
停舳相衔。
我实有辞,
将伯是谗。
越明日作,
若怒弗咸。
大吹振荡,
厥声唬喊。
龙凭虎借,
播谷摇岩。
止莫能维,
行不可帆。
谁令其然,
维伯所监。
我名有谗,
实意以祷。
终使不往,
宁弗之报。
泛泛行者,
有游有漕。
罔不衣食,
或俱幼老。
出其孔艰,
仁者攸好。
吹而顺之,
毋忽予告。
陈舜俞·宋
石磴梯山一里高,
荒烟源处税渔樵。
官粗事冷人应笑,
免对青苗强折腰。
陈舜俞·宋
莫厘山头万家橘,
震泽閒人一叶舟。
林袅金丸出篱落,
浪喷雪阵上汀洲。
云生缥缈吟魂远,
日入穹窿醉望收。
不禁五湖容小隐,
为传篇什谢苏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