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回·宋
壬戌同先祖,
登名四十年。
吾衰逃世网,
子学绍家传。
好作声名计,
姑随仕宦缘。
王奇有故事,
即见旅朝贤。
方回·宋
青藜夜照玉常直,
外补已至二千石。
不合自以艺能累,
天下善书今第一。
魏晋力命王略帖,
摹临有过无不及。
真行草外工篆隶,
兼有与可伯时癖。
小者士庶携卷轴,
大者王侯缣制。
门前踏断铁门限,
苦向王孙觅真迹。
有时乘兴扫龙蛇,
图画纸素动成疋。
有时厌俗三叹息,
何乃以此为人役。
如池如沟弃残墨,
如冢如陵堆败笔。
太湖西畔松雪斋,
七弦风清碧山碧。
桃花水肥钓鳜鱼,
春雨春风一蓑笠。
胡为舍此复尘埃,
鸣鞭更上金台驿。
白马四十二章来,
一大藏今五千帙。
订讹补譌重缮写,
金字琅函较甲乙。
考工记属冬官卿,
润文使专宰相职。
北门学士董此事,
一儒迥胜缁辈百。
精神如玉鬓如漆,
天上知己密如栉。
省台要官俱可得,
还自管城子中出。
右军写经博白鹅,
孰与明时见数多。
方回·宋
保举甘年进,
何妨缓致身。
暂时刀笔吏,
他日腹心臣。
□□全相似,
唐诗更逼真。
多能乃畏谨,
谁不与斯人。
方回·宋
山好邻书塾,
溪翁割钓矶。
许时为客久,
长是送人归。
子去青衿喜,
吾衰白发稀。
会须桐荫底,
酬唱羽觞飞。
方回·宋
学问何难博,
文词亦易工。
自非知道理,
更是长奸雄。
饰首冠章甫,
操心窃大弓。
金椎发冢辈,
张竦与陈崇。
方回·宋
今有二异僧,
一虎随之入城市,
一曳布袋引群小儿,
民间不鼎沸喧哄乎。
以人情观之,
书本相传如此,
既未亲见,
不可信也。
惟寒山、拾得有道之士,
实有其人,
有其事,
有其诗数十百篇。
如秦楼有美女,
杂佩何珊珊;鹦鹉花间养,
琵琶月下禅;长歌三月响,
短舞万人看;未必常如此,
芙蓉不耐寒。
诗律精妙,
尾句有开有阖。
朱文公深赏之,
愚亦赏之,
故作如是题。
方回·宋
书贵瘦硬少陵语,
岂止评书端为诗。
五百年间会此意,
画师汾阳老阿熙。
嵬诗琐画世一轨,
肉腴骨弱精神痴。
明窗共读杜集竟,
两幅雪霁叉横披。
前幅长松何所似,
铁干皴涩撑霜皮。
其下怪石卧狻兕,
突兀崷崒凝冰嘶。
后幅澌远渐迤逦,
一往不知其几里。
目力已尽势未尽,
平者是沙流者水。
人物如指或如蚁,
戴笠骑驴者谁子。
顾此定是觅句翁,
羸仆缩首{左衤右仆}冻耳。
欲渡未溪溪坂间,
啐野寒乌忽惊起。
自非布置夺鬼神,
焉能挥扫到骨髓。
郭生此画出自古心胸,
亦如工部百世诗中龙。
清癯劲峭谢妩媚,
略无一点沾春风。
市门丹青纷俗工,
为人涂抹杏花红。
老夫神交此石与此松,
留眼雪天送飞鸿。
方回·宋
我读寒山拾得诗,
唐初武德贞观时。
此必前朝老进士,
开皇大业不仕隋。
长歌短舞芙蓉句,
开元元和尚无之。
一箒天台国清寺,
扫灭人世贪嗔痴。
文殊师利复现世,
僧俗未妨疑传疑。
或题松下读黄老,
臆辨二叟果为谁。
谚云橘皮错认皮,
九方皋马遗黄骊。
呜呼甚矣吾衰矣,
郁郁都都焉雄雌。
方回·宋
至洁不见取,
此责自有人。
絷维幸不及,
遁野醉自珍。
上下不相求,
于中歌者频。
歌者诚爱贤,
贤者亦爱身。
方回·宋
八客一道士,
临风举茗盏。
孔老业不同,
同具看山眼。
其六惟坤珍,
三实吴楚产。
稟气殊东西,
粹美无可柬。
景仙幻斯堂,
土阜高{左山右蹇}{左山右产}。
飞来九叠云,
城阙不可限。
泉贝似神助,
草棘使鬼划。
有官颓厥府,
视此得无赧。
秘录诵琅函,
芳字纪玉版。
他时千柱宫,
咄嗟了鸠僝。
吾侪昔英妙,
文采炳虓{左虎右戋}。
暮年阅世故,
豪气就磨铲。
愿超栩栩梦,
不受俗网绾。
未信结邻楼,
尚隔剑门栈。
壁间鬼谷像,
怪睛一何睅。
似与堕圯履,
粉饰增著撰。
滋长事为心,
予欲刊蠹简。
春色浮汀洲,
荻笋初可馔。
方回·宋
誉之不喜,
诋之不怒。
言无疾声,
行无阔步。
青春日月儒冠误,
拂袖沙河尘土路。
觅君不见今几年,
庐山道土房中住。
不肥不瘦不精神,
看尽鸢肩燕颔人。
宅为官屋骨为尘,
似我翛然云水身。
方回·宋
尧舜上圣姿,
犹以学为事。
矧伊匪生知,
不学知不致。
可学而不学,
是谓自暴弃。
俯首就佔毕,
又患学不至。
恭惟天地心,
无极一生二。
阴阳既已判,
太少二生四。
生生滋无穷。
科斗积乳孳。
籀篆隶真行,
同文或以异。
因继几前王,
册府建中秘。
号为蓬莱山,
校书及正字。
计资不量材,
抱椠剔蠹蘱。
尸优副劣间,
颠倒足笑喟。
之子读五车,
便腹为箧笥。
合登天禄阁,
太一照藜吹。
顾使跧蓬蒿,
饭茹宫有侐。
陈蕃扫天下,
借曰未得位。
扫我方册尘,
我有笔为篲。
讎勘极精审,
披阅尽劬瘁。
残火秦坑遗,
断简汲冢出。
端倪究盘颉,
古初探炎燧。
五十衍蓍爻,
九百采稗记。
微吟泣山精,
幽啸却野鬽。
净几如我心,
暗室了无愧。
老夫敢苦口,
曰此艺成易。
点画考譌讹,
是亦学之次。
迩年斯道衰,
无奈异端炽。
函谷青牛关,
洛京白马寺。
敷落帝八言,
为国膏肓崇。
杨墨合为一,
不仁复不义。
外若示兼爱,
实则内自为。
愚民欢趋之,
此患恐未已。
儒冠不能辟,
拔白立赤帜。
何至畔吾徒,
舍此彼之嗜。
太玄岂不奇,
甘从高阁坠。
钟山说偏傍,
奎运竟跋疐。
洙泗以至今,
关洛最为粹。
知艰行尤艰,
方寸宜默识。
勿谓周鼎沦,
后无汉唐治。
大学久无儒,
此亦见大意。
大匠操规矩,
不执斧凿器。
当如九方皋,
无以色见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