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东阳·明
何人醉写云山图,
浮云澒洞山模糊。
空明射地日漏影,
稍觉树林开扶疏。
平原苍莽不知处,
忽有细路通榛芜。
茅堂枕山半阁水,
卷幔正对前峰孤。
幽人深居不出户,
纵有邻舍无招呼。
低头把卷苦吟讽,
语暗不辨楚与吴。
中流棹歌似相答,
欲断未断声呜呜。
云多水阔望不见,
知是沧洲旧钓徒。
长安六月晴复雨,
若非尘土还泥涂。
城中见山如见画,
刚可仿佛求形模。
山犹可见水莫涉,
尺潦岂足容长舻。
十年旧游忆南国,
岁月催人非故吾。
鹦鹉洲前汉阳树,
此景此诗今有无?
因君此图意披豁,
便
欲买棹游江湖。
李东阳·明
溪声潺湲杂林壑,
山势蜿蜒去还却。
浮云欲起未起时,
半在溪头与山脚。
入空高鸟飞欲尽,
背屋斜阳惨将落。
更无剩地与闲人,
纵有红尘何处著。
南亩老翁双鬓斑,
笔法颇似高房山。
少年豪宕老疏放,
往往醉墨留人间。
平生画癖兼山癖,
一见此图三叹息。
愧我不如楼上人,
日日开窗看秋碧。
李东阳·明
霜风摵摵空林响,
朔气随空入萧爽。
两鹰意气殊绝群,
俯视平川如一掌。
玄云著树凝不飞,
野日照地寒无辉。
褵身欲下不肯下,
似觉深山狐兔稀。
丹青落手翩欲活,
蠙上惊看锦绦脱。
江湖浩荡水烟深,
万里阳台渺天末。
时维八月炎暑空,
两鹰角立如争雄。
周旋九弦隘八极,
此意岂在风尘中。
知公有才非搏击,
我意亦欲辞樊笼。
只应共逐鹓鸾去,
去上丹山十二重。
李东阳·明
江南陆郎瘦于竹,
种竹城东玉河曲。
未论千尺势能长,
刚道两竿轩也足。
耻随桃李斗芳腴,
只共松杉伴幽独。
茅茨可奈霜雪冷,
韦布不受风尘辱。
平生幽赏底须多,
爱此清风不盈掬。
绝胜长安酒肉徒,
醺花褷月空迷复。
近从画竹得篆法,
坐对凉阴刻寒玉。
终教笔硬可通神,
且赏骨多能胜肉。
江左诗翁太瘦生,
墨竹篆书皆绝俗。
莫言汝瘦不如渠,
好为名家继清躅。
李东阳·明
园南旧植千竿绿,
高者如墙大如屋。
风狂雨急墙屋翻,
干折丛低共倾覆。
忽惊舞罢鸿门会,
怒斗纷纷碎苍玉。
复似骊山坠石余,
数百书生葬坑谷。
初疑凤羽堕当空,
更讶箨龙身在陆。
翠落琼飞不复完,
顿使泥沙汗人目。
忆昔新移近水隈,
瘦骨棱层不盈束。
晨浇恐被风日燥,
晚护幸免霜雪酷。
十年长养成亦艰,
一旦摧颓势何速。
我时夜半惊水至,
崛起苍黄问僮仆。
彼呆不识人意劳,
只顾囊衣与甔粟。
观里桃花何足论,
堂前楠树犹堪录。
无家更欲买山林,
有径谁当伴松菊。
前轩好竹只数个,
颇觉幽怀看未足。
春来拟欲探萌芽,
苍苔慎勿迷双躅。
李东阳·明
高栖野雀低飞燕,
长在峰头与溪面。
竹鸡啼彻雨初晴,
山脚泥深路如线。
崖根老树回余青,
树间双鹊闲无声。
只应识得山中乐,
无复人间送喜情。
李东阳·明
翰林后堂有二柏,
竹岩柯先生所种也。
东阳承诏受业,
今三十年,
柏已郁然,
而先生弃诸生久矣
。
间出题课诸吉士,
弋阳汪俊抑之有‘一日百匝行树底’之
句,
怅然感之,
因衍为一篇,
以识不忘。
我行树阴日千匝,
雨叶风枝自萧飒。
惟有诸生识我情,
傍人不解空嘲狎。
我见先生种树年,
我身尚短树及肩。
枝蟠江山地可缩,
手斡造化天无权。
琼台翠阁何森爽,
院柳庭花敢争长。
芘荫长留六月阴,
盘回直与孤云上。
材堪五凤难为用,
根到九泉终不枉。
零落青袍几故人,
琮琤玉佩空遗响。
当时院长文安公,
柯亭刘井相西东。
百年遗爱岂独此,
此树欲比人中龙。
树犹如此我何似,
已愧斑白非儿童。
名收榱桷有先后,
寿比金石无终穷。
下堂再拜想颜色,
仰面正拂长髯风。
李东阳·明
长安城中雨成雪,
退食冲寒过东阙。
苍然古柏势横空,
数尺盘拏成百折。
玉龙战罢缠碧绡,
流涎喷沫凝不飘。
仙人掌上露初冻,
五老峰头冰未消。
飞花拂面吹还转,
步屟穿林印犹浅。
鹤氅衣轻动欲翻,
水精帘重寒初卷。
风骨昂藏敻出尘,
俨如佩玉拖长绅。
须知世有后凋质,
元是仙家不老身。
李东阳·明
昆山夏老能笔耕,
开云种玉看峥嵘。
千条万叶入霄汉,
世间草木空有名。
来持琅玕叫阊阖,
坐使燕石无光晶。
北人贵竹如贵玉,
直以高价酬丹青。
衡开丈幅直逾咫,
不见枝梢见根柢。
恍疑湘浦推篷行,
飒雨惊飙过双耳。
九疑山高望不极,
影落洞庭清彻底。
灵籁时来天乐风,
钓竿不动珊瑚水。
珊瑚水冷鱼龙藏,
此翁一去魂茫茫。
江山有神故物在,
环珮无声凉夜长。
东吴老子图书散,
南国诸生思未忘。
重向玉堂修竹谱,
须将偃竹记璟勣。
李东阳·明
卑枝诘屈高枝举,
小鹰低回大鹰怒。
杀气森森动碧寥,
千山落叶纷无数。
云霄意概风霜姿,
傲睨六合无雄雌。
梦迷东海未归路,
兴在秋原初下时。
吁嗟乎!
巢有羽兮穴有肉,
莫遣鹓鸾空侧目。
李东阳·明
大江西来是何年,
奔流直下岷山巅。
长风一万里,
吹破鸿蒙天。
天开地辟万物茁,
五岳四渎皆森然。
帝遣长江作南渎,
直与天地相周旋。
是时共工怒触天柱折,
遂使后土东南偏。
女娲补天不补地,
山崩谷罅漏百川。
有崇之叟狂而颠,
坐看万国赤子沦深渊。
帝赫怒,
罚乃罪。
神禹来,
乘四载。
驱大章,
走竖亥。
黄龙夹舟稳不惊,
直送驰波到东海。
朝离巴峡暮洞庭,
九派却转浔阳城。
萦纡南徐万余里,
更万余里通蓬瀛。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下,
其大如股空纵横。
长游清济出中境,
曷敢南向争权衡。
千流万派琐琐不足数,
虽有吐纳无亏盈。
下亘厚地,
上摩高空。
日月出没,
蛟龙所宫。
奇形异态,
不可以物象,
但见变化无终穷。
或如重胎抱混沌,
或如颢气开穹窿。
或如织女拖素练,
或如天马驰风鬃。
空山怒哮饱后虎,
巨壑下饮渴死虹。
或如轩辕铸九鼎,
大冶鼓动洪垆风。
或如夸父逐三足,
曳杖狂走无西东。
或如甲兵宵驰,
聚啸满山谷。
或如神鬼昼露,
万象出入虚无中。
吁嗟乎长江!
胡为若兹雄,
人不识,
无乃造化之奇功。
天开九州,
十有二山。
南北并峙,
江流其间。
尧舜都冀方,
三苗尚为顽。
魏帝倚天叹,
征吴但空还。
吁嗟乎长江!
其险不可攀。
古来英雄必南骛,
我祖开基自江渡。
古来建国惟中原,
我宗坐制东南藩。
如知天险不足恃,
惟有圣德可以通乾坤。
长江来,
自西极,
包人寰,
环帝宅。
我来何为?
为观国。
泛吴涛,
航楚泽。
笑张骞,
悲祖逖。
壮神功,
歌圣德。
圣德浩荡如江波,
千秋万岁同山河。
而我无才竟若何,
吁嗟乎,
聊为击节长江歌。
李东阳·明
我马西行东客归,
归心落日争分飞。
长安城中一掌地,
颠倒鞭鞚随裳衣。
君时别向中书宅,
两日吾门断双屐。
宁知此厄忽相遭,
怪事惊从武昌得。
东曹旧僦尚书庭,
当阶跛曳止复行。
曲身正自凭几杖,
伸臂强可持杯罂。
拳如崔家独足鹭,
风雨不动垂丝轻。
谁其赏此句独苦,
吾荷武昌无限情。
四当轩前花下坐,
病足蹒跚为花过。
诗才与病应力争,
酒兴乡心复相佐。
归来病剧吟愈工,
作势犹疑马前堕。
故将奇事发高怀,
众口慰君君可贺。
忆当散发林中阿,
扫石自坐青盘陀。
肩行板舆步筇竹,
左麈右箑随麾诃。
风樯浪楫见亦惯,
仓卒不废啸与歌。
谁令冠屦执羁策,
顿觉平地生筼戈。
安乐窝中长闭户,
万事茫然入推步。
如何物理异人情,
堕甑有时犹却顾。
羊家臂折登三公,
塞上髀伤欢老父。
定知时运迭乘除,
或者神灵司籍簿。
南人漫作知章嘲,
北客善骑宁免误。
嗟予亦是长安人,
二十年来几颠仆。
向来病卧苦岑寂,
剧饮豪吟赖君助。
言酬德报理则然,
况是前车覆同路。
世间堕者亦无数,
共说郎官好风度。
即看走马向亨衢,
莫待驱驰岁云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