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光羲·唐
竹吹留歌扇,
莲香入舞衣。
前溪多曲溆,
乘兴莫先归。
储光羲·唐
神道本无已,
成化亦自然。
君居寥天上,
德在玉华泉。
真游践王豫,
永日迟云仙。
表微在营道,
明祀将祈年。
灵山俯新邑,
松上生彩烟。
岂知穆天子,
远去瑶池边。
储光羲·唐
浊水菱叶肥,
清水菱叶鲜。
义不游浊水,
志士多苦言。
潮没具区薮,
潦深云梦田。
朝随北风去,
暮逐南风还。
浦口多渔家,
相与邀我船。
饭稻以终日,
羹莼将永年。
方冬水物穷,
又欲休山樊。
尽室相随从,
所贵无忧患。
储光羲·唐
十年别乡县,
西云入皇州。
此意在观国,
不言空远游。
九衢平若水,
利往无轻舟。
北洛反初路,
东江还故丘。
春山多秀木,
碧涧尽清流。
不见子桑扈,
当从方外求。
世业传儒行,
行成非不荣。
其如怀独善,
况以闻长生。
家近华阳洞,
早年深此情。
巾车云路入,
理棹瑶溪行。
天地朝光满,
江山春色明。
王庭有轩冕,
此日方知轻。
平生非作者,
望古怀清芬。
心以道为际,
行将时不群。
兹山在人境,
灵贶久传闻。
远势一峰出,
近形千嶂分。
冬春有茂草,
朝暮多鲜云。
此去亦何极,
但言西日曛。
昔贤居柱下,
今我去人间。
良以直心旷,
兼之外视闲。
垂纶非钓国,
好学异希颜。
落日登高屿,
悠然望远山。
溪流碧水去,
云带清阴还。
想见中林士,
岩扉长不关。
名岳征仙事,
清都访道书。
山门入松柏,
天路涵空虚。
南极见朝采,
西潭闻夜渔。
远心尚云宿,
浪迹出林居。
为己存实际,
忘形同化初。
此行良已矣,
不乐复何如。
储光羲·唐
新林二月孤舟还,
水满清江花满山。
借问故园隐君子,
时时来往住人间。
第一百四十卷
储光羲·唐
江上枫林秋,
江中秋水流。
清晨惜分袂,
秋日尚同舟。
落潮洗鱼浦,
倾荷枕驿楼。
明年菊花熟,
洛东泛觞游。
储光羲·唐
鬼方生猃狁,
时寇卢龙营。
帝念霍嫖姚,
诏发咸林兵。
天星下文阁,
简师临我城。
三陌观勇夫,
五饵谋长缨。
雷野大车发,
震云灵鼓鸣。
太华色莽苍,
清渭风交横。
胡马悲雨雪,
诗人歌旆旌。
阏氏为女奴,
单于作边氓。
神皇麒麟阁,
大将不书名。
储光羲·唐
君不见宋公仗钺诛燕后,
英雄踊跃争趋走。
小会衣冠吕梁壑,
大征甲卒碻磝口。
天门神武树元勋,
九日茱萸飨六军。
泛泛楼船游极浦,
摇摇歌吹动浮云。
居人满目市朝变,
霸业犹存齐楚甸。
泗水南流桐柏川,
沂山北走琅琊县。
沧海沉沉晨雾开,
彭城烈烈秋风来。
少年自古未得意,
日暮萧条登古台。
储光羲·唐
华山薄游者,
玄发当青春。
道德同仙吏,
尊卑即丈人。
县城俯京路,
获见官舍里。
淹留琼树枝,
谑浪春泉水。
昔余在天目,
总角奉游从。
寒暑递来往,
今复莲花峰。
别情无远近,
道别方愁予。
孰想古人言,
乃知悲风雨。
储光羲·唐
夙驾出东城,
城傍早霞散。
初日照龙阙,
峨峨在天半。
壮哉丽百常,
美矣崇两观。
俯视趋朝客,
簪珮何璀璨。
而我送将归,
裴回霸陵岸。
北云去吴越,
南雁离江汉。
伊昔蹈丘园,
翩翩理文翰。
高谈闵仲叔,
逸气刘公干。
每言竹柏贞,
尝轻朝市玩。
山昼猿狖静,
溪曛鱼鸟乱。
宁止卧崆峒,
直云期汗漫。
圣君既理历,
族士咸炳焕。
矫首来天池,
振羽泛漪澜。
元淑命不达,
伯鸾吟可叹。
东去姑苏台,
乃过陟阳馆。
舍辔函关道,
浮舟沧海畔。
耳目旷暄凉,
怀抱盈悲惋。
沉沉青岁晚,
霭霭秋云换。
自言永遁栖,
无复从羁绊。
挥手谢知己,
知己莫能赞。
储光羲·唐
寒潮信未起,
出浦缆孤舟。
一夜苦风浪,
自然增旅愁。
吴山迟海月,
楚火照江流。
欲有知音者,
异乡谁可求。
储光羲·唐
晋家南作帝,
京镇北为关。
江水中分地,
城楼下带山。
金陵事已往,
青盖理无还。
落日空亭上,
愁看龙尾湾。
山横小苑前,
路尽大江边。
此地兴王业,
无如宋主贤。
潮生建业水,
风散广陵烟。
直望清波里,
只言别有天。
城头落暮晖,
城外捣秋衣。
江水青云挹,
芦花白雪飞。
南州王气疾,
东国海风微。
借问商歌客,
年年何处归。
古木啸寒禽,
层城带夕阴。
梁园多绿柳,
楚岸尽枫林。
山际空为险,
江流长自深。
平生何以恨,
天地本无心。
京山千里过,
孤愤望中来。
江势将天合,
城门向水开。
落霞明楚岸,
夕露湿吴台。
去去无相识,
陈皇安在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