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因·宋
帝舜生於姚丘兮,
地近夷而居东。
母握登感天瑞兮,
漾祥光於大虹。
历山其所耕稼兮,
陶渔皆有遗迹。
二女降於妫汭兮,
百官备而景从。
大禹巡於鬴山兮,
会群臣而计功。
执玉帛者万国兮,
戮后至之防风。
托菲饮以名泉兮,
凿了溪而宅土。
发金简於石匮兮,
藏秘图於山中。
望邑名夫虞姚兮,
山灵护夫禹穴。
俨庙貌於千古兮,
遗化被於无穷。
系帝王之所在兮,
宜风俗之近古。
习孝悌与勤俭兮,
亦好逊而上忠。
客曰於戏大哉兮,
又何可以比隆。
然有为者亦若是兮,
岂无与舜禹之事同。
孙因·宋
维苗山之竹箭兮,
禀劲气於乾坤。
实东南之美材兮,
声价等乎瑶琨。
良工相夫阴阳兮,
加利镞以为矢。
习国人於射渎兮,
震电激而星奔。
挟之以六千之君子兮,
从之以八千之子弟。
可以傥方张之阖闾兮,
走善射之楼烦。
彼群仙之会聚兮,
亦以射而为乐。
登石室之射堂兮,
射东峰而的白。
丁令威为拾箭兮,
山上下以求索。
获遗镞於樵夫兮,
偿以樵风之南北。
客曰异哉斯事兮,
诚振古之怪奇。
然越人之弯弓兮,
则谈笑而道之。
孙因·宋
系剡藤之为纸兮,
品居上者有三。
盖筱簜之变化兮,
非藤楮之可参。
在晋而名侧理兮,
储郡库以九万。
曰姚黄今最显兮,
蒙诗翁之赏谈。
加越石以万杵兮,
光色透於金版。
近不数夫杭由兮,
远孰称夫池茧。
半山爱其短样兮,
东坡耆夫竹展。
薛君封以千户兮,
元章用司笔砚。
数其德有五兮,
以缜滑而为首。
发墨养笔锋兮,
性不蠹而耐久。
惜昌黎之未见兮,
姓先生而为楮。
使元舆之及知兮,
又何悲剡藤之有。
客曰微哉越纸兮,
有大造於斯文。
然世方好纸而玉兮,
又乌知乎此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