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诗词
首页 > 诗人故事 > 王安石冷漠没人情味:儿子生病逼其与妻子分居!

王安石冷漠没人情味:儿子生病逼其与妻子分居!

王安石没有管教儿子,却在儿子重病后强令儿子和儿媳分居。儿子思念妻子,又不敢违抗老子的决定,只好写诗遣怀。

就像通常悼词中常说的,王安石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他的兴趣好像只在施展政治抱负,可惜了他作为诗人的才气和灵性。他很清廉,家里过得清贫,对女色也兴趣缺乏。这两条就非常阻碍了他精神境界的提高,不会享受不会爱的人能做出什么风流韵事?读王安石的诗歌,要注意创作年代,以及此前他所经历的政治事件和政治抱负落空时的心情,千万别在他的诗里找爱情的影子。

王安石的改革是比较典型的书生革命,考虑问题不全面,利想得多,弊想得少,缺乏实践经验,还不肯在实践中及时纠正错误。光看反对他的那些人的名单就知道他捅了多大的娄子:司马光、欧阳修、程颐、吕公著、富弼、文彦博、范仲淹、苏轼、苏辙、范祖禹、晁补之、黄庭坚、秦观、王安国……我喜欢的诗人基本都在这份名单里。

王安石选择的改革合作者就很差劲,不死的几乎全成了日后的奸臣。有次王安石在家里和小人吕惠卿等密谈时,他的弟弟王安国竟然在窗外吹箫,吵得王安石没法说话。王安石对着弟弟说“停此郑声如何?”王安国回答:“远此佞人如何?”

王安石的改革方案推广之前,没有进行广泛的可行性研究,推广后也没有及时修正缺陷。林语堂在《苏东坡传》中归纳的王安石变法是我看到的论述中最搞笑的:“王安石变法有九项制度,其中三项国营企业、三种新税和三项管制人民的登记制度。”经历过大跃进和“文革”的人随便想想,也会知道王安石改革的结局。他的改革措施中的商业计划是把皇家的东西摆出来卖,让皇帝觉得没面子给否决了。

王安石变法最根本的错误是利用皇权推行新政,而缺少法律手段保障弱势群体的权益。尤其是中国文化历来轻商,使中国商业不发达,缺少有效的贸易管理模式和资金流通渠道,也没有经济法,根本不可能确保交易双方的利益。这样一来,改革的结果就是培养出大量官商垄断市场、物资,并控制资金流向。平民百姓只有任人宰割的份儿。

王安石政策水平低可以原谅,可他不应该迫害与自己观点不同的人。司马光这么温和的人,在反对新政无效后还找王安石沟通数次无望,才宣布和他决裂。

王安石的言行成了儿子的好榜样。儿子听说有人反对改革,轻描淡写地比划出“杀”字!此时他没有管教儿子,却在儿子重病后强令儿子和儿媳分居。儿子思念妻子,又不敢违抗老子的决定,只好写诗遣怀。《眼儿媚》的诗句写得如此哀怨:

杨柳丝丝弄轻柔,烟缕织成愁,海棠未雨,梨花先雪,一半春休。

而今往事难重省,归梦绕秦楼。相思只在,丁香枝上,豆蔻梢头。

纤秀柔弱如女子的男子满怀思恋写下的《眼儿媚》,没能打动亲生父亲,含恨而逝。他死后,妻子改嫁。可见王安石的心多冷漠,多缺乏人味儿。直至儿子死了,他才后悔辞官。

王安石晚年回首往事时,他也许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或因碌碌无为而羞耻,他在临死的时候就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人和人斗。”(摘自《追寻历史的真相》)

本文摘自《领导文萃》2006年11期,作者:王一苇,原题:最是无趣王安石

相关典故

更多
  • “囍”——王安石的“小发明”

    表弟年后即将喜结连理,要我陪他去买婚庆用品,看到红红的大囍字,我不由想到了自己去年结婚时的热闹场面。囍摆在眼前,可谓双喜临门,岂不美哉!现在,每逢人们结婚办喜事儿总要把两个大红囍字贴在门前,以示庆贺。囍俗称“红双喜”,取其喜事成双之意,已经...

  • 王安石惩罚皇亲

    宋仁宗皇佑三年,王安石任舒州通判。时值久旱,稻稷枯死,颗粒无收。土豪劣绅趁火打劫,囤粮积仓,哄抬市价,穷苦农民饥饿难熬,纷纷离乡出逃。桐山邑池田村老佃户荀仁基,因交不起高皇后内亲荀子豪的租谷,儿子被关押,儿媳被逼抵债,一家八口,陷入绝境之中...

  • 王安石为什么喜欢杜甫而不喜欢李白诗

    陈先生在文中说:“经义即理论,新经义的实践,就是新法新政的具体措施。”这里所说的经义,也就是王安石的三经新义。《宋史·王安石传》称:“初安石训释《诗》、《书》、《周礼》既成,颁之学官,天下号曰‘新义’。”(《宋史》卷三百二十七)三经新义中,...

作者其他作品

  • 正宪吴公挽辞

    [宋] 王安石

    丙魏虽曹汉道昌,岂如公出值虞唐。

    秀锺旧国山川气,荣附中天日月光。

    更化事功参虎变,赞元时序得金穰。

    伤心鼓吹城南陌,回首新阡柏一行。

    阅读
  • 真州东园作

    [宋] 王安石

    十年历遍人间事,却绕新花认故丛。

    南北此身知几日,山川长在泪痕中。

    阅读
  • 张工部庙

    [宋] 王安石

    使节纷纷下禁中,几人曾到此城东。

    独君遗像今如在,庙食真须德与功。

    阅读
  • 赠约之

    [宋] 王安石

    君胸寒而痞,我齿热以摇。

    无方可捄药,相值久无憀。

    欲寻秦越人,魂逝莫能招。

    但当观此身,不实如芭蕉。

    阅读
  • 赠李士云

    [宋] 王安石

    李子山水人,而常寓城郭。

    毫端出窈窕,心手初不著。

    我闻大梵天,擎跨鸡孔雀。

    执铃扬赤幡,浩劫净无作。

    仕哉子能图,可以慰寂寞。

    相与验其真,他年在寥廓。

    阅读
  • 载酒

    [宋] 王安石

    载酒欲寻江上舟,出门无路水交流。

    黄昏独倚春风立,看却花开触地愁。

    阅读
  • 云之祁祁答董传

    [宋] 王安石

    云之祁祁,或雨于渊。

    苗之翘翘,或槁于田。

    云之祁祁,或雨于野。

    有槁于田,岂不自我。

    荟兮其隮,其在西郊。

    匪我为之,我歌且谣。

    蔚兮其复,南山之侧。

    我歌且谣,维以育德。

    阅读
  • 游赏心亭寄虔州女弟

    [宋] 王安石

    秀发千峰霁,清涵万里秋。

    沧江天上落,明月镜中流。

    眼与魂俱断,身依影独留。

    为怜幽兴极,不见尔来游。

    阅读

典故中人

王安石

1808 诗作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追赠太傅。绍圣元年(1094年),获谥“文”,故世称王文公。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著书立说,被誉为“通儒”,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风的形成。在哲学上,他用“五行说”阐述宇宙生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其哲学命题“新故相除”,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在文学上,他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名列“唐宋八大家”;其诗“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风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其词写物咏怀吊古,意境空阔苍茫,形象淡远纯朴,营造出一个士大夫文人特有的情致世界。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