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网 china.com

诗词
首页 > 诗人故事 > 王安石自视甚高:藐视诸葛亮没造就 只配隐居隆中

王安石自视甚高:藐视诸葛亮没造就 只配隐居隆中

王安石自视甚高,惟我独尊。不仅瞧不起现实中的人,就连古代圣贤他都藐视。他罢相回到金陵后,住在刘相故宅。竟然在小厅写下“当时诸葛成何事?只合终身做卧龙”的诗句,有数十处之多。意思是诸葛孔明也没啥造就,只配一辈子隐居隆中,远不能和他王安石相比。

王安石很讨厌《春秋左传》,称为“断烂朝报。”

王安石是个充满了报复欲的心胸狭窄之人。他长着难以容人的小肚鸡肠,打击报复所有忤逆他的人。

王安石中进士后,枢密使晏殊赞赏其才华,豪宴请之。在高度赞扬王的同时,嘱咐他以后一定要宽容别人,那样别人才会容得下你。本是一片好意,但王安石却大不以为然。此后他一直瞧不起晏殊,指责道:晏公为相臣而教人这样的琐碎小事,还喜欢填写小词,哪能治理国家?

王安石担任的第一任官职是扬州节度府办公室主任(签书扬州判官厅公事),扬州帅臣韩琦(前参知政事)随口说了句“王安石颇识怪字”,事后他早忘记这句玩笑话了。

但王安石没忘记,以为韩在嘲笑他,所以把仇记得很深。等他主持朝政后,马上挑动皇帝把宰相韩琦赶出朝廷。

呜呼,老韩宰相做梦也没想到,当年一句话招来多年后祸端。

名士欧阳修十分欣赏王安石,总是在士大夫面前盛赞。但是王安石却恩将仇报,在皇帝面前贬低欧阳修的文章。

等王安石爬上宰相位置,利用皇帝对他信任,将提携抬举过他的老领导如富弼、欧阳修等,同事司马光、苏轼等,全部扫地出门,贬出东京。

王安石是个任人唯亲,践踏规则的人。

王安石一旦上任,马上露出了真实的面目。刚当上参知政事,马上设置执行他命令的特别机构,“设制置三司条例司,……令其党吕惠卿任其事。”

这个吕惠卿在认识王安石之前,仅仅是个江苏仪征法院的审判员(真州推官)。任满后进京述职时候,见到王安石,一见如故,两人十分投机。正巧此后不长时间,王安石主持朝政,马上抬举吕惠卿进三馆(编校集贤院书籍),这可是高升前的序曲,就如同现在的干部进党校培训一样。

更另人做呕的是,王安石用极其肉麻的语言,在神宗皇帝面前吹捧夸赞吕惠卿,说吕同学伟大程度休说当今,就是古代的大儒圣贤都无法和他相比。能够学习先王之道而熟练应用者,惟独吕惠卿一个人。

宋朝的三司就像当今发改委,掌管全国经济。王安石设制置三司条例司,这个临时机构凌驾于三司之上。重要机关自然要使用亲信,王安石任命吕惠卿参与各类机要事务,负责文字奏章(检详文字,事无大小必谋之,凡所建请章奏皆其笔)。就这样,一个至多副科级干部青云直上,变成改革主持的头号人物。

几天后,王安石又把吕惠卿提拔为判司农。正直的司马光对皇帝说,吕是个奸佞,必将连累王安石。皇帝不以为然,没有听他的。司马光又劝王安石,说这是个十足的小人,现在你有权势,他巴结你。等你没了势力后,必将出卖你。

事实证明了这一点。

吕惠卿栽倒后,一直没有重新回京,就连蔡京这样的特级奸臣都不该使用他,害怕被他玩死。而伟大的改革家王安石相公就敢那样吹捧提携他,什么动机?

王安石是爱听好话,并大力提拔说他好话的人。

邓绾在熙宁三年时期担任宁州(如今的甘肃宁县)通判。他看到王安石如日中天,马上施展马屁大法,给皇帝山了一道奏章,大意是陛下您得到了古代超级大贤臣(指王安石)的辅佐,进行青苗等各项改革,老百姓个个欢天喜地,歌颂圣上的恩德。我根据宁州观察,知道一路都是这样。根据一路观察,知道天下都是这样。您实行的是千古未有的优良政策,千万别因流言蜚语而半途而废。

王安石主持朝政,自然会看到这个奏章。他心里那个欢喜,缘分啊!马上八百里特快,将这个马屁精召到京城重用。

王安石重用吕惠卿等奸佞,祸害内政;又重用王韶败坏外交,大宋衰矣。

王韶本是一县令,后来辞官不做,独自一人到西北边境考察侦探,将西夏吐蕃等情况摸了个透彻。然后回京上奏章,竭力鼓吹大宋朝完全有能力荡平吐蕃,进而扫清西夏,一劳永逸地解决西北边境安全问题。好大喜功的王安石岂能放过这个天赐良机?马上将王韶下放到西军,先担任个小官。镀金两年后,任命为征西大将军,率领精锐大军扫荡吐蕃,这就是赫赫有名的“王韶开熙河”。结果是把本来的盟友吐蕃推到西夏那边去了,还给北宋造成巨大的人力物力的牺牲和损耗。

王安石火箭提拔附和他的年轻干部,重磅打击反对他的老干部,就连极力举荐他的老丞相曾公亮,也因他没像屁精那样拍马,因此被王安石收拾的干不下去,不得不请求退休。

他就像赵佶一样,长副文人脑子,政治方面有点菜。正如三朝元老韩琦警告宋神宗所言:王安石可以做个优秀的翰林,绝对不是个合?的宰相。经王相公培养提携的高干除了吕惠卿、王韶、邓绾外,还有章惇蔡确、曾布、李定、蔡卞等一大批。这帮同学绝大多数都是奸佞小人,残酷整治司马光等旧党士大夫。到了宋徽宗朝,以蔡京为首的奸臣们打着发扬神宗朝的新政,大力迫害不与他同流合污的士大夫,一概扣上奸党帽子。如此折腾,大伤了大宋元气,最终招致亡国。

相关典故

更多
  • “囍”——王安石的“小发明”

    表弟年后即将喜结连理,要我陪他去买婚庆用品,看到红红的大囍字,我不由想到了自己去年结婚时的热闹场面。囍摆在眼前,可谓双喜临门,岂不美哉!现在,每逢人们结婚办喜事儿总要把两个大红囍字贴在门前,以示庆贺。囍俗称“红双喜”,取其喜事成双之意,已经...

  • 王安石惩罚皇亲

    宋仁宗皇佑三年,王安石任舒州通判。时值久旱,稻稷枯死,颗粒无收。土豪劣绅趁火打劫,囤粮积仓,哄抬市价,穷苦农民饥饿难熬,纷纷离乡出逃。桐山邑池田村老佃户荀仁基,因交不起高皇后内亲荀子豪的租谷,儿子被关押,儿媳被逼抵债,一家八口,陷入绝境之中...

  • 王安石为什么喜欢杜甫而不喜欢李白诗

    陈先生在文中说:“经义即理论,新经义的实践,就是新法新政的具体措施。”这里所说的经义,也就是王安石的三经新义。《宋史·王安石传》称:“初安石训释《诗》、《书》、《周礼》既成,颁之学官,天下号曰‘新义’。”(《宋史》卷三百二十七)三经新义中,...

作者其他作品

  • 正宪吴公挽辞

    [宋] 王安石

    丙魏虽曹汉道昌,岂如公出值虞唐。

    秀锺旧国山川气,荣附中天日月光。

    更化事功参虎变,赞元时序得金穰。

    伤心鼓吹城南陌,回首新阡柏一行。

    阅读
  • 真州东园作

    [宋] 王安石

    十年历遍人间事,却绕新花认故丛。

    南北此身知几日,山川长在泪痕中。

    阅读
  • 张工部庙

    [宋] 王安石

    使节纷纷下禁中,几人曾到此城东。

    独君遗像今如在,庙食真须德与功。

    阅读
  • 赠约之

    [宋] 王安石

    君胸寒而痞,我齿热以摇。

    无方可捄药,相值久无憀。

    欲寻秦越人,魂逝莫能招。

    但当观此身,不实如芭蕉。

    阅读
  • 赠李士云

    [宋] 王安石

    李子山水人,而常寓城郭。

    毫端出窈窕,心手初不著。

    我闻大梵天,擎跨鸡孔雀。

    执铃扬赤幡,浩劫净无作。

    仕哉子能图,可以慰寂寞。

    相与验其真,他年在寥廓。

    阅读
  • 载酒

    [宋] 王安石

    载酒欲寻江上舟,出门无路水交流。

    黄昏独倚春风立,看却花开触地愁。

    阅读
  • 云之祁祁答董传

    [宋] 王安石

    云之祁祁,或雨于渊。

    苗之翘翘,或槁于田。

    云之祁祁,或雨于野。

    有槁于田,岂不自我。

    荟兮其隮,其在西郊。

    匪我为之,我歌且谣。

    蔚兮其复,南山之侧。

    我歌且谣,维以育德。

    阅读
  • 游赏心亭寄虔州女弟

    [宋] 王安石

    秀发千峰霁,清涵万里秋。

    沧江天上落,明月镜中流。

    眼与魂俱断,身依影独留。

    为怜幽兴极,不见尔来游。

    阅读

典故中人

王安石

1808 诗作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汉族,临川(今江西抚州市临川区)人,北宋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熙宁二年(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一年后,宋神宗再次起用,旋又罢相,退居江宁。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郁然病逝于钟山,追赠太傅。绍圣元年(1094年),获谥“文”,故世称王文公。

王安石潜心研究经学,著书立说,被誉为“通儒”,创“荆公新学”,促进宋代疑经变古学风的形成。在哲学上,他用“五行说”阐述宇宙生成,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其哲学命题“新故相除”,把中国古代辩证法推到一个新的高度。

在文学上,他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名列“唐宋八大家”;其诗“学杜得其瘦硬”,擅长于说理与修辞,晚年诗风含蓄深沉、深婉不迫,以丰神远韵的风格在北宋诗坛自成一家,世称“王荆公体”;其词写物咏怀吊古,意境空阔苍茫,形象淡远纯朴,营造出一个士大夫文人特有的情致世界。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

相关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