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不是唐朝的最后一个皇帝,李煜是南唐的最后一个皇帝。开宝八年(975年)十二月,金陵失守,守将呙彦、马承信,马承俊等力战而死,右内史侍郎陈乔自缢,李煜奉表投降,南唐灭亡。太平兴国三年(978年)七夕,李煜死于北宋京师,时年四十二岁整。唐朝的最后一个皇帝是唐哀帝李柷,原名李祚,唐昭宗李晔第九子,唐朝末代皇帝(904年-907年在位)。
李煜(937年8月15日-978年8月13日),籍贯徐州彭城县(今江苏省徐州市),生于江宁府(今江苏省南京市),原名从嘉,字重光,号钟山隐士、钟锋隐者、白莲居士、莲峰居士,唐元宗李璟第六子,南唐末代君主。
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始于公元755年,终于763年,历时8年。这场叛乱不仅给唐朝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带来了巨大的破坏,而且也给唐朝的政治制度、社会风俗、文化艺术等方面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唐朝军队的失败和投降导致了大片土地的丢失,许多城市和人口也被占领和摧毁。安史之乱后的唐朝,经济逐渐复苏,但在政治上却出现了许多问题。首先是中央集权削弱,地方势力逐渐崛起。
安史之乱爆发,朝廷文臣武将把安禄山谋反的开始怪罪于杨贵妃,认为是因为杨贵妃在后宫吃喝玩乐,才致使唐玄宗不理朝廷政务,导致天下大乱。并且大臣们要求如果唐玄宗不赐死杨贵妃,他们就不会发兵迎战,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唐玄宗不得不赐死自己的宠妃。虽说唐朝的衰败是由于唐玄宗不管理国事引起的,但他不关心朝廷政事的主要原因不是因为杨贵妃,而是他自己认为国家已经到了繁荣昌盛时期,他可以不再那么为朝廷卖力了。
在唐朝历史上,安史之乱是一个极具争议的话题。这场叛乱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然而,在这段黑暗时期,有一些诡异的事件令人难以忘怀。下面我们将探讨安史之乱中的十大诡异事件。1.长安城破:公元755年12月,安禄山的军队攻破了长安城。据史料记载,当时的长安城陷入一片混乱,居民四处逃散。然而,有些历史学家质疑这一事件的真实性,认为可能是后人为了强调安史之乱的严重性而进行夸大。
大唐天宝十四年,身兼大唐十个节度使中三个的安禄山,率领20万大军发动“安史之乱”。从此大唐王朝盛世不在,百姓流离失所,这其中被改变命运的还有大唐诗坛星空中最闪耀的三颗:李白、杜甫、高适。11年前,那是中国诗坛上足以名垂青史的一刻。这一年李白43岁,他怼过皇帝,使唤过高力士;杜甫33岁,还是名不见经传小学生;高适40岁,去过边关,当过幕僚。不用多说,杜甫是李白的小迷弟,高适也和李白是莫逆之交。
李白和高适的相遇可以说是一种巧合,那时,李白和杜甫正在游山玩水,碰巧遇到了郁郁不得志的高适,三人一见面就相谈甚欢,不仅仅是同病相怜的落寞,更重要的是同样的怀才不遇,有心报国却无处效力的悲伤。这三人一看,都是颠沛流离,于是就开始了家长一样的聊天,结果发现三人的相似的地方非常相似,而经过聊天之后,他们发现彼此都非常的有才华,三人彼此投缘,于是相约结伴而行。
白比高适大3岁。李白和高适都活了61岁,都经历了安史之乱,见证了大唐从盛向衰的转折期。
一.李白和高适的主要背景李白的朋友圈可以说是无比的广泛,他曾经在朝廷当过官,而且服侍过唐玄宗,为杨贵妃写过诗,而且与高力士有过交集,尽管不是友好的交集,但也算有关联系,平常人连见一面都非常的困难,虽然他被罢免,但他在朝中无论如何也有几个相熟的人:再说说他在江湖的朋友,且看最出名的几人,无一不是出名的大文豪,比如杜甫,王昌龄,孟浩然等人,都是他的好友,当然,还有我们本期的李白和高适也是朋友。
李白与高适相识,缘于杜甫的引荐。天宝三年(744年),李白、杜甫同游梁、宋(今河南开封、商丘一带),而高适正寓居于此,于是杜甫邀他一起同行。他们曾同登禹王台,煮酒论文,谈古论今,登临凭吊,狂歌痛饮。此次同游,让三人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这一年,李白四十四岁,杜甫三十三岁,而高适四十一岁。
高适和岑参都是盛唐时期,有名的诗人,其中最能代表二人诗歌成就的还得是他们两人创作的边塞诗。虽然二人都以边塞诗出名,但是他们的边塞诗在题材内容和艺术风格上都有极大的不同。高适的诗歌侧重于反映社会问题,揭露军中矛盾;而岑参的诗歌则侧重于反映西域的风俗习惯和歌颂大唐的气象。但两位诗人相同的地方在于,都抒发了渴望报国的理想,与歌颂战士们英勇杀敌的精神。
高三十五说的是高适,是一种敬称,按家里排行指代其人,高适族中同辈排三十五,就是高家这一辈所有男丁里排三十五位,因此得名。
高适和李白曾经是挚友,后来两人分道扬镳。李白身为诗仙,他一生的作品是数不胜数的。值得一提的是,李白的作品受到了唐玄宗的赏识,之后的李白给唐玄宗当了三年的秘书。其后李白就开始游山玩水。李白离开京城之后,杜甫与其一起远游到了河南散心,在这里,两人遇到了后来成为至交的高适。远游期间,李白和高适共同游梁园,登平台,一起回溯前人所消逝的风流韵事。两人的友情在这一时期达到了一个巅峰。
高适之所以对好兄弟李白见死不救是以下三方面缘故导致;第一、高适担心自己和家族会因为援救李白而遭到牵连;第二、高适认为李白如今遇难都是他自找的,不值得同情;第三、高适与李白分别多年,彼此的感情恐怕早已今非昔比。1、高适担心遭受牵连当时李白在朝中站错队伍,再加上他对长官的态度十分不屑,导致李白被害入狱。
在《旧唐书·高适传》中是这么介绍少年时期的高适。“高适者,渤海蓚人也。少家贫,客于梁、宋,以求丐自给。其性傲于权贵,窥察洞明。及冠始留意诗什,以气质自高,每吟一篇,喜为好诗者称诵。”虽然短短数句,却也道出了高适前半生的艰辛,出生在辽东渤海地区的他,其祖上曾是安东地区的大将军,其父更是韶州长史,但奈何家道中落,不得已只能远走他乡。因为少年时代善于是诗词歌赋,想着来到长安参加科举,“叩天子门”。
高适与李白本是挚友,二人曾经把酒言欢,但最终二人渐行渐远、分道扬镳,甚至老死不相往来,结局可以说令人唏嘘不已。对于高适,相信诗词爱好者们并不陌生,甚至很多小学生都听过他的大名,作为边塞诗派的开创者之一,其边塞诗备受好评,其送别诗的典范《别董大》也是家喻户晓,“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不知曾打动过多少人。
高适是病死的。高适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字达夫,一字仲武,与岑参、王之涣、王昌龄并称“边塞四诗人”。他非常有才华,可却是一路波折,仕途坎坷。在765年,高适已经快70岁了,他被派去和蜀地的剑南节度使,可因为晕船,他改成走陆路,这一路上他都十分的艰难困苦。在走到蜀地时,他染上了疟疾,后来返回洛阳后,又赶上安史之乱,他一直来回奔波,多方劳顿。在765年4月,高适去世了,他享年六十二岁。
适(704—765年),字达夫,一字仲武,渤海蓨(今河北景县)人,后迁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睢阳)。安东都护高侃之孙,唐代大臣、诗人。曾任刑部侍郎、散骑常侍,封渤海县侯,世称高常侍。于永泰元年正月病逝,卒赠礼部尚书,谥号忠。作为著名边塞诗人,高适与岑参并称“高岑”,与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边塞四诗人”。其诗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有文集二十卷。
有关。王昌龄是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尤其擅长七言绝句,被称为“七绝圣手”。我们所熟知的不少边塞诗名句“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出塞》)、“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从军行》其四)、“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从军行》其二)均出自他的手。查询历史上的大事件,740年并无其他大事发生,仅有的几件中,有两件与诗歌史有关,这一年,张九龄去世,孟浩然去世。
史书上说孟浩然是“浪情宴谑,食鲜疾动”而死。开元二十八年,王昌龄游襄阳,访孟浩然,相见甚欢。适浩然病疹发背,医治将愈,因纵情宴饮,食鲜疾发逝世。孟浩然生当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修道归隐终身。曾隐居鹿门山。40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开元二十五年(737)张九龄招致幕府,后隐居。
孟浩然(689年—740年),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开元二十八年(740年),51岁的孟浩然终老故乡南园。
孟浩然和李白是知己好友。李白与孟浩然的友谊是诗坛上的一段佳话。二人彼此结识,固然不乏饮酒唱和、携手邀游的乐趣,但是至为重要的,则是在追求情感的和谐一致,寻求灵性飘逸的同伴和知音。李白与孟浩然第一次相见是李白在二十几岁的时候乘船从四川沿长江东下,一路游览了不少地方,到了襄阳,他听说前辈诗人孟浩然隐居在城东南的中,特地去拜访他。李白当时诗名尚小,而孟浩然名声在外。
孟浩然(689年—740年),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孟浩然生于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修道归隐终身。
孟浩然(689年—740年),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孟浩然生于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修道归隐终身。曾隐居鹿门山。40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开元二十五年(737)张九龄招致幕府,后隐居。
辛弃疾是中国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抗金名将,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下面我将为您讲述一些关于辛弃疾的传奇故事。1. 抗金忠诚:辛弃疾出生在一个忠诚的家族,他的父亲曾经是一位官员,而他的祖父更是在北宋末年与金朝作战中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这种家族背景使得辛弃疾从小就对抗金怀有强烈的愿望,他在成为文人后便投身抗金大业,用他的笔和剑为国家尽忠。2. 诗文才华:辛弃疾以其出色的文学才华而闻名于世。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居士,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南宋官员、将领,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生于金国,早年与党怀英齐名北方,号称“辛党”。青年时参与耿京起义,擒杀叛徒张安国,回归南宋,献《美芹十论》《九议》等,条陈战守之策。
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山东省济南市历城区)人。南宋官员、将领、文学家,豪放派词人,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辛弃疾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
辛弃疾是南宋人。辛弃疾(1140年5月28日-1207年10月3日),原字坦夫,后改字幼安,中年后别号稼轩居士,山东东路济南府历城县(今济南市历城区遥墙镇四凤闸村)人,南宋的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并称为“苏辛”,与李清照并称为“济南二安”,其代表作有《清平乐》、《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
说到纳兰性德就要先提一下他的名字,很多人误以为纳兰性德与纳兰容若是两个人,其实他们是一个人。纳兰性德出身显赫,是满洲正黄旗人,是叶赫那拉氏,字容若(所以又称纳兰容若),号楞伽山人。原名就是纳兰成德,但在当时为了避当时太子“保成”的名讳,改名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1655年-1685年),叶赫那拉氏,字容若,原名纳兰成德(因避讳太子保成而改名),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大学士明珠长子,清朝初年词人。 纳兰性德自幼饱读诗书,文武兼修,十七岁入国子监,被祭酒徐元文赏识。十八岁考中举人,次年成为贡士。康熙十五年(1676年),考中第二甲第七名,赐进士出身。于两年中主持编纂了一部儒学汇编《通志堂经解》,深受康熙帝赏识,为其之后发展奠定基础。
诗仙李白是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他在文学史上可以说是盛唐的代表,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令人叹服不已的诗篇。李白的一生飘逸洒脱,就连他的死也是被认为是最富有诗意的结局。北宋梅尧臣在他的诗作《采石月下赠功甫》中写了李白的死因“醉中爱月江底悬,以手弄月身翻然。”意思是李白喝醉酒以后看到江底的月亮,想要用手捞月,不慎落水溺亡。李白连死都仿佛是一首诗。
春秋末年,韩、赵、魏三家分晋;三国后期,魏、蜀、吴三个政权又归于一统,而此时统一天下的,恰巧就是晋朝。三家分晋指的是春秋末年,五霸之一的晋国被韩、赵、魏三家大夫瓜分的事件。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周天子分封韩、赵、魏三家为侯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