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空曙·唐
伏馀西景移,
风雨洒轻絺。
燕拂青芜地,
蝉鸣红叶枝。
司空曙·唐
狱成收夜烛,
整豸出登车。
黄叶辞荆楚,
青山背汉初。
早朝新羽卫,
晚下步徒胥。
应念长沙谪,
思乡不食鱼。
司空曙·唐
有月多同赏,
无秋不共悲。
如何与君别,
又是菊黄时。
司空曙·唐
朝为耕种人,
暮作刀枪鬼。
相看父子血,
共染城壕水。
.
第二百九十四卷
司空曙·唐
古时杜宇称望帝,
魂作杜鹃何微细。
跳枝窜叶树木中,
抢翔瞥捩雌随雄。
毛衣惨黑自憔悴,
众鸟安肯相尊崇。
隳形不敢栖华屋,
短翮唯愿巢深丛。
穿皮啄朽觜欲秃,
苦饥始得食一虫。
谁言养雏不自哺,
此语亦足为愚蒙。
声音咽哕若有谓,
号啼略与婴儿同。
口干垂血转迫促,
似欲上诉于苍穹。
蜀人闻之皆起立,
至今相效传遗风。
乃知变化不可穷,
岂知昔日居深宫,
嫔妃左右如花红。
裴迪·唐
归山深浅去,
须尽丘壑笑。
莫学武陵人,
暂游桃源里。
裴迪·唐
绿堤春草合,
王孙自留玩。
况有辛夷花,
色与芙蓉乱。
裴迪·唐
日夕见寒山,
便为独往客。
不知深林事,
但有麏麚迹。
裴迪·唐
灵境信为绝,
法堂出尘氛。
自然成高致,
向下看浮云。
迤逦峰岫列,
参差闾井分。
林端远堞见,
风末疏钟闻。
吾师久禅寂,
在世超人群。
裴迪·唐
不远灞陵边,
安居向十年。
入门穿竹径,
留客听山泉。
鸟啭深林里,
心闲落照前。
浮名竟何益,
从此愿栖禅。
裴迪·唐
恨不逢君出荷蓑,
青松白屋更无他。
陶令五男曾不有,
蒋生三径枉相过。
芙蓉曲沼春流满,
薜荔成帷晚霭多。
闻说桃源好迷客,
不如高卧眄庭柯。
裴迪·唐
动息自适性,
不曾妄与燕雀群。
幸忝鹓鸾早相识,
何时提携致青云。
裴迪·唐
苍苍落日诗,
鸟声乱溪水。
缘溪路转深,
幽兴何时已。
裴迪·唐
安禅一室内,
左右竹亭幽。
有法知不染,
无言谁敢酬。
鸟飞争向夕,
蝉噪已先秋。
烦暑自兹适,
清凉何所求。
裴迪·唐
乔柯门里自成阴,
散发窗中曾不簪。
逍遥且喜从吾事,
荣宠从来非我心。
裴迪·唐
濑声喧极浦,
沿涉向南津。
泛泛鸥凫渡,
时时欲近人。
裴迪·唐
飘香乱椒桂,
布叶间檀栾。
云日虽回照,
森沉犹自寒。
裴迪·唐
门前宫槐陌,
是向欹湖道。
秋来山雨多,
落叶无人扫。
裴迪·唐
苍苍落日时,
鸟声乱溪水。
缘溪路转深,
幽兴何时已。
裴迪·唐
萦渟澹不流,
金碧如可拾。
迎晨含素华,
独往事朝汲。
裴迪·唐
跂石复临水,
弄波情未极。
日下川上寒,
浮云澹无色。
裴迪·唐
竟陵西塔寺,
踪迹尚空虚。
不独支公住,
曾经陆羽居。
草堂荒产蛤,
茶井冷生鱼。
一汲清泠水,
高风味有馀。
裴迪·唐
来过竹里馆,
日与道相亲。
出入唯山鸟,
幽深无世人。
裴迪·唐
结庐古城下,
时登古城上。
古城非畴昔,
今人自来往。
裴迪·唐
孤舟信一泊,
南垞湖水岸。
落日下崦嵫,
清波殊淼漫。
裴迪·唐
映池同一色,
逐吹散如丝。
结阴既得地,
何谢陶家时。
裴迪·唐
积雨晦空曲,
平沙灭浮彩。
辋水去悠悠,
南山复何在。
裴迪·唐
好闲早成性,
果此谐宿诺。
今日漆园游,
还同庄叟乐。
裴迪·唐
迢迢文杏馆,
跻攀日已屡。
南岭与北湖,
前后复回顾。
裴迪·唐
南山北垞下,
结宇临欹湖。
每欲采樵去,
扁舟出菰蒲。
裴迪·唐
丹刺罥人衣,
芳香留过客。
幸堪调鼎用,
愿君垂采摘。
裴迪·唐
明流纡且直,
绿筱密复深。
一径通山路,
行歌望旧岑。
裴迪·唐
空阔湖水广,
青荧天色同。
舣舟一长啸,
四面来清风。
裴迪·唐
落日松风起,
还家草露晞。
云光侵履迹,
山翠拂人衣。
裴迪·唐
当轩弥滉漾,
孤月正裴回。
谷口猿声发,
风传入户来。
李端·唐
开帘见新月,
便即下阶拜。
细语人不闻,
北风吹裙带。
李端·唐
月落星稀天欲明,
孤灯未灭梦难成。
披衣更向门前望,
不忿朝来鹊喜声。
李端·唐
胡腾身是凉州儿,
肌肤如玉鼻如锥。
桐布轻衫前后卷,
葡萄长带一边垂。
帐前跪作本音语,
拾襟搅袖为君舞。
安西旧牧收泪看,
洛下词人抄曲与。
扬眉动目踏花毡,
红汗交流珠帽偏。
醉却东倾又西倒,
双靴柔弱满灯前。
环行急蹴皆应节,
反手叉腰如却月。
丝桐忽奏一曲终,
呜呜画角城头发。
胡腾儿,
胡腾儿,
故乡路断知不知。
李端·唐
水国叶黄时,
洞庭霜落夜。
行舟闻商估,
宿在枫林下。
此地送君还,
茫茫似梦间。
后期知几日,
前路转多山。
巫峡通湘浦,
迢迢隔云雨。
天晴见海樯,
月落闻津鼓。
人老自多愁,
水深难急流。
清宵歌一曲,
白首对汀洲。
与君桂阳别,
令君岳阳待。
后事忽差池,
前期日空在。
木落雁嗷嗷,
洞庭波浪高。
远山云似盖,
极浦树如毫。
朝发能几里,
暮来风又起。
如何两处愁,
皆在孤舟里。
昨夜天月明,
长川寒且清。
菊花开欲尽,
荠菜泊来生。
下江帆势速,
五两遥相逐。
欲问去时人,
知投何处宿。
空令猿啸时,
泣对湘簟竹。
李端·唐
二十在边城,
军中得勇名。
卷旗收败马,
占碛拥残兵。
覆阵乌鸢起,
烧山草木明。
塞闲思远猎,
师老厌分营。
雪岭无人迹,
冰河足雁声。
李陵甘此没,
惆怅汉公卿。
李端·唐
东城攀柳叶,
柳叶低着草。
少壮莫轻年,
轻年有衰老。
柳发遍川冈,
登高堪断肠。
雨烟轻漠漠,
何树近君乡。
赠君折杨柳,
颜色岂能久。
上客莫沾巾,
佳人正回首。
新柳送君行,
古柳伤君情。
突兀临荒渡,
婆娑出旧营。
隋家两岸尽,
陶宅五株荣。
日暮偏愁望,
春山有鸟声。
李端·唐
主第辞高饮,
石家赴宵会。
金谷走车来,
玉人骑马待。
李端·唐
十五事文翰,
大儿轻孔融。
长裾游邸第,
笑傲五侯中。
谏猎一朝寝,
论边素未工。
蹉跎潘鬓至,
蹭蹬阮途穷。
贷布怜宁与,
无金命未通。
王陵固似戆,
郭最遂非雄。
敛板辞群彦,
回车访老农。
咏诗怀洛下,
送客忆山东。
沈病魂神浊,
清斋思虑空。
羸将卫玠比,
冷共邺侯同。
草舍才遮雨,
荆窗不碍风。
梨教通子守,
酒是远师供。
扪虱欣时泰,
迎猫达岁丰。
原门唯有席,
井饮但加葱。
少壮矜齐德,
高年觉宋聋。
寓书先论懒,
读易反求蒙。
昔慕能鸣雁,
今怜半死桐。
秉心犹似矢,
搔首忽如蓬。
赤叶翻藤架,
黄花盖菊丛。
聊将呈匠伯,
今已学愚公。
李端·唐
去者不可忆,
旧游相见时。
凌霄徒更发,
非是看花期。
倚玉交文友,
登龙年月久。
东阁许联床,
西郊亦携手。
彼苍何暧昧,
薄劣翻居后。
重入远师溪,
谁尝陶令酒。
伊昔会禅宫,
容辉在眼中。
篮舆来问道,
玉柄解谈空。
孔席亡颜子,
僧堂失谢公。
遗文一书壁,
新竹再移丛。
始聚终成散,
朝欢暮不同。
春霞方照日,
夜烛忽迎风。
蚁斗声犹在,
鸮灾道已穷。
问天应默默,
归宅太匆匆。
凄其履还路,
莽苍云林暮。
九陌似无人,
五陵空有雾。
缅怀山阳笛,
永恨平原赋。
错莫过门栏,
分明识行路。
上智本全真,
郄公况重臣。
唯应抚灵运,
暂是忆嘉宾。
存信松犹小,
缄哀草尚新。
鲤庭埋玉树,
那忍见门人。
李端·唐
郄超本绝伦,
得意在芳春。
勋业耿家盛,
风流荀氏均。
声名金作赋,
白皙玉为身。
敛笏辞天子,
乘龟从丈人。
度关行且猎,
鞍马何躞蹀。
猿啸暮应愁,
湖流春好涉。
浔阳水分送,
于越山相接。
梅雨细如丝,
蒲帆轻似叶。
逢风燕不定,
值石波先叠。
楼见远公庐,
船经徐稚业。
邑人多秉笔,
州吏亦负笈。
村女解收鱼,
津童能用楫。
唯我有荆扉,
无成未得归。
见君兄弟出,
今日自沾衣。
李端·唐
谢家能植药,
万簇相萦倚。
烂熳绿苔前,
婵娟青草里。
垂栏复照户,
映竹仍临水。
骤雨发芳香,
回风舒锦绮。
孤光杂新故,
众色更重累。
散碧出疏茎,
分黄成细蕊。
游蜂高更下,
惊蝶坐还起。
玉貌对应惭,
霞标方不似。
春阴怜弱蔓,
夏日同短晷。
回落报荣衰,
交关斗红紫。
花时苟未赏,
老至谁能止。
上客屡移床,
幽僧劳凭几。
初合虽薄劣,
却得陪君子。
敢问贤主人,
何如种桃李。
李端·唐
巫山十二峰,
皆在碧虚中。
回合云藏日,
霏微雨带风。
猿声寒过水,
树色暮连空。
愁向高唐望,
清秋见楚宫。
李端·唐
麦秀草芊芊,
幽人好昼眠。
云霞生岭上,
猿鸟下床前。
颜子方敦行,
支郎久住禅。
中林轻暂别,
约略已经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