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端·唐
途穷别则怨,
何必天涯去。
共作出门人,
不见归乡路。
殷勤执杯酒,
怅望送亲故。
月色入闲轩,
风声落高树。
云霄望且远,
齿发行应暮。
九日泣黄花,
三秋悲白露。
君行过洛阳,
莫向青山度。
李端·唐
古人留路去,
今日共君行。
若待青山尽,
应逢白发生。
谁知到兰若,
流落一书名。
李端·唐
孔融过五十,
海内故人稀。
相府恩犹在,
知君未拂衣。
李端·唐
几人同去谢宣城,
未及酬恩隔死生。
唯有夜猿知客恨,
峄阳溪路第三声。
李端·唐
先生沈病意何如,
蓬艾门前客转疏。
不见领徒过绛帐,
唯闻与婢削丹书。
李端·唐
凉州风月美,
遥望居延路。
泛泛下天云,
青青缘塞树。
燕山苏武上,
海岛田横住。
更是草生时,
行人出门去。
李端·唐
忆妾初嫁君,
花鬟如绿云,
回灯入绮帐,
转面脱罗裙。
折步教人学,
偷香与客熏。
容颜南国重,
名字北方闻。
一从失恩意,
转觉身憔悴。
对镜不梳头,
倚窗空落泪。
新人莫恃新,
秋至会无春。
从来闭在长门者,
必是宫中第一人。
第二百八十五卷
李端·唐
野菊开欲稀,
寒泉流渐浅。
幽人步林后,
叹此年华晚。
倚杖送行云,
寻思故山远。
李端·唐
黄须康兄酒泉客,
平生出入王侯宅。
今朝醉卧又明朝,
忽忆故乡头已白。
流年恍惚瞻西日,
陈事苍茫指南陌。
声名恒压鲍参军,
班位不过扬执戟。
迩来七十遂无机,
空是咸阳一布衣。
后辈轻肥贱衰朽,
五侯门馆许因依。
自言万物有移改,
始信桑田变成海。
同时献赋人皆尽,
共壁题诗君独在。
步出东城风景和,
青山满眼少年多。
汉家尚壮今则老,
发短心长知奈何。
华堂举杯白日晚,
龙钟相见谁能免。
君今已反我正来。
朱颜宜笑能几回。
借问朦胧花树下,
谁家畚插筑高台。
李端·唐
入谷访君来,
秋泉已堪涉。
林间人独坐,
月下山相接。
重露湿苍苔,
明灯照黄叶。
故交一不见,
素发何稠叠。
李端·唐
汉水至清泥则浊,
松枝至坚萝则弱。
十三女儿事他家,
颜色如花终索寞。
兰生当门燕巢幕,
兰芽未吐燕泥落。
为姑偏忌诸嫂良,
作妇翻嫌婿家恶。
人生照镜须自知,
无盐何用妒西施。
秦庭野鹿忽为马,
巧伪乱真君试思。
伯奇掇蜂贤父逐,
曾参杀人慈母疑。
酒沽千日人不醉,
琴弄一弦心已悲。
常闻善交无尔汝,
谗口甚甘良药苦。
山鸡锦翼岂凤凰,
陇鸟人言止鹦鹉。
向栩非才徒隐灶,
田文有命那关户,
犀烛江行见鬼神,
木人登席呈歌舞。
乐生东去终居赵,
阳虎北辕翻适楚。
世间反覆不易陈,
缄此贻君泪如雨。
李端·唐
草色随骢马,
悠悠共出秦。
水传云梦晓,
山接洞庭春。
帆影连三峡,
猿声在四邻。
青门一分手,
难见杜陵人。
李端·唐
宿雨朝来歇,
空山秋气清。
盘云双鹤下,
隔水一蝉鸣。
古道黄花落,
平芜赤烧生。
茂陵虽有病,
犹得伴君行。
李端·唐
闻说湘川路,
年年古木多。
猿啼巫峡夜,
月照洞庭波。
穷海人还去,
孤城雁与过。
青山不同赏,
来往自蹉跎。
李端·唐
共尔髫年故,
相逢万里馀。
新春两行泪,
故国一封书。
夏口帆初落,
涔阳雁正疏。
唯当执杯酒,
暂食汉江鱼。
李端·唐
登龙兼折桂,
归去当高车。
旧楚枫犹在,
前隋柳已疏。
月中逢海客,
浪里得乡书。
见说江边住,
知君不厌鱼。
李端·唐
花洞晚阴阴,
仙坛隔杏林。
漱泉春谷冷,
捣药夜窗深。
石上开仙酌,
松间对玉琴。
戴家溪北住,
雪后去相寻。
李端·唐
独坐知霜下,
开门见木衰。
壮应随日去,
老岂与人期。
废井虫鸣早,
阴阶菊发迟。
兴来空忆戴,
不似剡溪时。
李端·唐
去国渡关河,
蝉鸣古树多。
平原正超忽,
行子复蹉跎。
去事不可想,
旧游难再过。
何当嵩岳下,
相见在烟萝。
李端·唐
昨日莺啭声,
今朝蝉忽鸣。
朱颜向华发,
定是几年程。
故国白云远,
闲居青草生。
因垂数行泪,
书报十年兄。
李端·唐
冠带仁兄后,
光辉寿母前。
陆云还入洛,
潘岳更张筵。
井邑嵩山对,
园林颍水连。
东人欲相送,
旅舍已潸然。
李端·唐
隋堤望楚国,
江上一归人。
绿气千樯暮,
青风万里春。
试才初得桂,
泊渚肯伤蘋。
拜手终凄怆,
恭承中外亲。
李端·唐
唱高人不和,
此去泪难收。
上国经年住,
长江满目流。
弈棋知胜偶,
射策请焚舟。
应是田□□,
玄成许尔游。
李端·唐
从宦舟行远,
浮湘又入闽。
蒹葭无朔雁,
柽栝有蛮神。
传吏闲调象,
山精暗讼人。
唯须千树橘,
暂救李衡贫。
李端·唐
封植因高兴,
孤贞契素期。
由来得地早,
何事结花迟。
叶重凝烟后,
条寒过雨时。
还同李家树,
争赋角弓诗。
李端·唐
雪后柳条新,
巴陵城下人。
烹鱼邀水客,
载酒奠山神。
云去低斑竹,
波回动白蘋。
不堪逢楚老,
日暮正江春。
李端·唐
野客蒙诗赠,
殊恩欲报难。
本求文举识,
不在子真官。
细雨双林暮,
重阳九日寒。
贫斋一丛菊,
愿与上宾看。
李端·唐
巴字天边水,
秦人去是归。
栈长山雨响,
溪乱火田稀。
俗富行应乐,
官雄禄岂微。
魏舒终有泪,
还湿宁家衣。
李端·唐
自得中峰住,
深林亦闭关。
经秋无客到,
入夜有僧还。
暗涧泉声小,
荒村树影闲。
高窗不可望,
星月满空山。
李端·唐
此别不可道,
此心当语谁。
春风灞水上,
饮马桃花时。
误作好文士,
只应游宦迟。
留书下朝客,
我有故山期。
李端·唐
青春都尉最风流,
二十功成便拜侯。
金距斗鸡过上苑,
玉鞭骑马出长楸。
熏香荀令偏怜少,
傅粉何郎不解愁。
日暮吹箫杨柳陌,
路人遥指凤凰楼。
方塘似镜草芊芊,
初月如钩未上弦。
新开金埒看调马,
旧赐铜山许铸钱。
杨柳入楼吹玉笛,
芙蓉出水妒花钿。
今朝都尉如相顾,
原脱长裾学少年。
李端·唐
玉垒城边争走马,
铜鞮市里共乘舟。
鸣环动珮恩无尽,
掩袖低巾泪不流。
畴昔将歌邀客醉,
如今欲舞对君羞。
忍怀贱妾平生曲,
独上襄阳旧酒楼。
李端·唐
南入商山松路深,
石床溪水昼阴阴。
云中采药随青节,
洞里耕田映绿林。
直上烟霞空举手,
回经丘垄自伤心。
武陵花木应长在,
愿与渔人更一寻。
李端·唐
昨夜闻山雨,
归心便似迟。
几回惊叶落,
即到白头时。
雁影将魂去,
虫声与泪期。
马卿兼病老,
宋玉对秋悲。
谢客才为别,
陶公已见思。
非关口腹累,
自是雪霜姿。
酿酒栽黄菊,
炊粳折绿葵。
山河方入望,
风日正宜诗。
牧竖寒骑马,
边烽晚立旗。
兰凋犹有气,
柳脆不成丝。
别后如相问,
高僧知所之。
李端·唐
东望扶桑日,
何年是到时。
片帆通雨露,
积水隔华夷。
浩淼风来远,
虚冥鸟去迟。
长波静云月,
孤岛宿旌旗。
别叶传秋意,
回潮动客思。
沧溟无旧路,
何处问前期。
李端·唐
独将支遁去,
欲往戴颙家。
晴野人临水,
春山树发花。
李端·唐
日落众山昏,
萧萧暮雨繁。
那堪两处宿,
共听一声猿。
李端·唐
风吹城上树,
草没城边路。
城里月明时,
精灵自来去。
李端·唐
旧友无由见,
孤坟草欲长。
月斜邻笛尽,
车马出山阳。
李端·唐
金壶漏尽禁门开,
飞燕昭阳侍寝回。
随分独眠秋殿里,
遥闻语笑自天来。
李端·唐
野寺寻春花已迟,
背岩惟有两三枝。
明朝携酒犹堪醉,
为报春风且莫吹。
李端·唐
自嫌野性共人疏,
忆向西林更结庐。
寄谢山阴许都讲,
昨来频得远公书。
张旭·唐
山光物态弄春晖,
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
入云深处亦沾衣。
张旭·唐
濯濯烟条拂地垂,
城边楼畔结春思。
请君细看风流意,
未减灵和殿里时。
张旭·唐
旅人倚征棹,
薄暮起劳歌。
笑揽清溪月,
清辉不厌多。
张旭·唐
山光物态弄春辉,
莫为轻阴便拟归。
纵使晴明无雨色,
入云深处亦沾衣。
张旭·唐
春草青青万里馀,
边城落日见离居。
情知海上三年别,
不寄云间一纸书。
张旭·唐
欲寻轩槛列清尊,
江上烟云向晚昏。
须倩东风吹散雨,
明朝却待入华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