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庆馀·唐
久闻从事沧江外,
谁谓无官已白头。
来备戎装嘶数骑,
去持丹诏入孤舟。
蝉鸣远驿残阳树,
鹭起湖田片雨秋。
到日重陪丞相宴,
镜湖新月在城楼。
朱庆馀·唐
同是越人从小别,
忽归乡里见皆惊。
湖边访旧知谁在,
幕下留欢但觉荣。
望岭又生红槿思,
登车岂倦白云程。
况当季父承恩日,
廉问南州政已成。
朱庆馀·唐
江南才子日纷纷,
少有篇章得似君。
清话未同山寺宿,
离歌已向客亭闻。
梅天马上愁黄鸟,
泽国帆前见白云。
通籍名高年又少,
回头应笑晚从军。
朱庆馀·唐
乐道辞荣禄,
安居桂水东。
得闲多事外,
知足少年中。
药圃无凡草,
松庭有素风。
朝昏吟步处,
琴酒与谁同。
朱庆馀·唐
短亭分袂后,
倚槛思偏孤。
雨雪落残腊,
轮蹄在远涂。
人情难故旧,
草色易凋枯。
共有男儿事,
何年入帝都。
朱庆馀·唐
娥皇挥涕处,
东望九疑天。
往事难重问,
孤峰尚惨然。
夜深寒峒响,
秋近碧萝鲜。
未省明君意,
遗踪万古传。
朱庆馀·唐
一岁重阳至,
羁游在异乡。
登高思旧友,
满目是穷荒。
草际飞云片,
天涯落雁行。
故山篱畔菊,
今日为谁黄。
朱庆馀·唐
塞下闲为客,
乡心岂易安。
程涂过万里,
身事尚孤寒。
竟日风沙急,
临秋草木残。
何年方致主,
时拂剑尘看。
朱庆馀·唐
炎夏寻灵境,
高僧澹荡中。
命棋隈绿竹,
尽日有清风。
流水离经阁,
闲云入梵宫。
此时袪万虑,
直似出尘笼。
朱庆馀·唐
处世唯据衲,
禅门几岁寒。
法空无所染,
性悟不多看。
竟日门长掩,
相逢草自残。
有时寻道侣,
飞锡度峰峦。
朱庆馀·唐
江边离别心,
言罢各沾襟。
以我去帆远,
知君离恨深。
云开孤鸟出,
浪起白鸥沈。
更作来年约,
阳台许伴寻。
朱庆馀·唐
数树荒庭上,
芬芳映绿苔。
自缘逢暖发,
不是为人开。
色艳莺犹在,
香消蝶已回。
相从无胜事,
谁向此倾杯。
朱庆馀·唐
闲从结客冶游时,
忘却红楼薄暮期。
醉上黄金堤上去,
马鞭捎断绿杨丝。
朱庆馀·唐
莫辞东路远,
此别岂闲行。
职处中军要,
官兼上佐荣。
野亭枫叶暗,
秋水藕花明。
拜省期将近,
孤舟促去程。
朱庆馀·唐
紫髯年少奉恩初,
直阁将军尽不如。
酒后引兵围百草,
风前驻旆领边书。
宅将公主同时赐,
官与中郎共日除。
大笑鲁儒年四十,
腰间犹未识金鱼。
朱庆馀·唐
白鹤西山别,
更看上去船。
遥知寻寺路,
应念宿江烟。
到处无闲日,
回期已隔年。
何因陪夜坐,
清论谏臣边。
朱庆馀·唐
世路□□久,
嗟君进取身。
十年虽苦志,
万里托何人。
处困非乖道,
求名本为亲。
惟应□□意,
先与化龙鳞。
朱庆馀·唐
青春思楚地,
闲步出秦城。
满眼是岐路,
何年见弟兄。
烟霞装媚景,
霄汉指前程。
尽日徘徊处,
归鸿过玉京。
朱庆馀·唐
省中官最美,
无似水曹郎。
前代佳名逊,
当时重姓张。
白须吟丽句,
红叶吐朝阳。
徒有归山意,
君恩未可忘。
朱庆馀·唐
故人同泛处,
远色望中明。
静见沙痕露,
微思月魄生。
周回余雪在,
浩渺暮云平。
戏鸟随兰棹,
空波荡石鲸。
劫灰难问理,
岛树偶知名。
自省曾追赏,
无如此日情。
朱庆馀·唐
春堤一望思无涯,
树势还同水势斜。
深映菰蒲三十里,
晴分功利几千家。
谋成既不劳人力,
境远偏宜隔浪花。
若与青山长作固,
汀洲肯恨柳丝遮。
朱庆馀·唐
轩车此去也逢时,
地近湘南颇入诗。
一月计程那是远,
中年出守未为迟。
水边花气熏章服,
岭上岚光照画旗。
想得化行风土变,
州人应为立生祠。
朱庆馀·唐
昨夜忽已过,
冰轮始觉亏。
孤光犹不定,
浮世更堪疑。
影落澄江海,
寒生静路岐。
皎然银汉外,
长有众星随。
朱庆馀·唐
江馆迢遥处,
知音信渐赊。
夜深乡梦觉,
窗下月明斜。
起雁看荒草,
惊波尚白沙。
那堪动乡思,
故国在天涯。
朱庆馀·唐
杏园北寺题名日,
数到如今四十年。
点检生涯与官职,
一茎野竹在身边。
朱庆馀·唐
雅道辛勤久,
潜疑鬓雪侵。
未能酬片善,
难更免孤吟。
有景皆牵思,
无愁不到心。
遥天一轮月,
几夜见西沈。
朱庆馀·唐
春溪缭绕出无穷,
两岸桃花正好风。
恰是扁舟堪入处,
鸳鸯飞起碧流中。
朱庆馀·唐
慵拙幸便荒僻地,
纵闻猿鸟亦何愁。
偶因药酒欺梅雨,
却著寒衣过麦秋。
岁计有馀添橡实,
生涯一半在渔舟。
世人若便无知己,
应向此溪成白头。
朱庆馀·唐
当代知音少,
相思在此身。
一分南北路,
长问往来人。
是处应为客,
何门许扫尘。
凭书正惆怅,
蜀魄数声新。
朱庆馀·唐
忆昔两京官道上,
可怜桃李昼阴垂。
不知谁作巡花使,
空记玄宗遣种时。
朱庆馀·唐
老大成名仍足病,
纵听丝竹也无欢。
高情太守容闲坐,
借与青山尽日看。
朱庆馀·唐
碧甃磷磷不记年,
青萝锁在小山颠。
向来下视千山水,
疑是苍梧万里天。
朱庆馀·唐
马识青山路,
人随白浪船。
别君犹有泪,
学道谩经年。
朱庆馀·唐
仙观曾过知不远,
花藏石室杳难寻。
泉边白鹿闻人语,
看过天坛渐入深。
朱庆馀·唐
石抱龙堂藓石干,
山遮白日寺门寒。
长松瀑布饶奇状,
曾有仙人驻鹤看。
朱庆馀·唐
寻花不问春深浅,
纵是残红也入诗。
每个树边行一匝,
谁家园里最多时。
朱庆馀·唐
出入门阑久,
儿童亦有情。
不须将姓字,
长说向公卿。
每许连床坐,
时容并马行。
恩深转无语,
怀抱自分明。
朱庆馀·唐
芦苇声多雁满陂,
湿云连野见山稀。
遥知将吏相逢处,
半是春城贺雪归。
朱庆馀·唐
湖上微风小槛凉,
翻翻菱荇满回塘。
野船著岸入春草,
水鸟带波飞夕阳。
芦叶有声疑露雨,
浪花无际似潇湘。
飘然蓬艇东归客,
尽日相看忆楚乡。
朱庆馀·唐
丹顶分明音响别,
况闻来处隔云涛。
情悬碧落飞何晚,
立近清池意自高。
向夜双栖惊玉漏,
临轩对舞拂朱袍。
仙郎为尔开笼早,
莫虑回翔损羽毛。
朱庆馀·唐
四面无炎气,
清池阔复深。
蝶飞逢草住,
鱼戏见人沈。
拂石安茶器,
移床选树阴。
几回同到此,
尽日得闲吟。
朱庆馀·唐
闲携九日酒,
共到百花亭。
醉里求诗境,
回看岛屿青。
朱庆馀·唐
识君春未半,
意欲住经秋。
见酒连诗句,
逢花跋马头。
别来唯独宿,
梦里尚同游。
所在求飧过,
无因离得愁。
朱庆馀·唐
为擢东方秀,
修然异众筠。
青苍才映粉,
蒙密正含春。
嫩箨沾微雨,
幽根绝细尘。
乍怜分径小,
偏觉带烟新。
结实皆留凤,
垂阴似庇人。
顾唯竿在手,
深水挂赪鳞。
朱庆馀·唐
但取诗名远,
宁论下第频。
惜为今日别,
共受几年贫。
听雨宿吴寺,
过江逢越人。
知从本府荐,
秋晚又辞亲。
朱庆馀·唐
寺好因岗势,
登临值夕阳。
青山当佛阁,
红叶满僧廊。
竹色连平地,
虫声在上方。
最怜东面静,
为近楚城墙。
朱庆馀·唐
唯求买药价,
此外更无机。
扶病看红叶,
辞官著白衣。
断篱通野径,
高树荫邻扉。
时馥留僧宿,
馀人得见稀。
朱庆馀·唐
岂知鹦鹉洲边路,
得见凤凰池上人。
从此不同诸客礼,
故乡西与郡城邻。